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矿床学论文--矿床分类论文--燃料矿床论文--石油、天然气论文

华蓥西石炭系黄龙组储层特征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7页
第1章 绪论第7-15页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7-8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8-12页
     ·国内外碳酸盐岩储层研究现状第8-10页
     ·研究勘探简况第10-12页
   ·论文的理论依据、研究方法第12页
   ·论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第12-13页
   ·工作量及取得的主要成果第13-14页
   ·存在的问题第14-15页
第2章 研究区地质条件第15-24页
   ·区域沉积构造背景第15-17页
   ·地层划分及地层分布第17-24页
     ·黄龙组岩性特征及地层划分第17-19页
     ·黄龙组地层对比和展布特征第19-24页
第3章 沉积相特征第24-31页
   ·华蓥西晚石炭世黄龙期沉积环境的先期认识第24-25页
   ·沉积相类型及特征第25-28页
   ·沉积相带展布第28-31页
第4章 储层特征第31-37页
   ·储集岩性特征第31-33页
     ·晶粒云岩第32页
     ·颗粒云岩第32-33页
     ·粉晶角砾云岩第33页
   ·储集空间类型第33-35页
   ·储层物性特征第35-36页
   ·储层类型第36-37页
第5章 储层发育控制因素第37-45页
   ·沉积环境对储集岩孔隙的影响第37页
   ·成岩作用对储集岩孔隙的影响第37-45页
     ·破坏储集岩孔隙的成岩作用第38-39页
     ·对储集岩孔隙起建设性的成岩作用第39-43页
     ·成岩作用阶段、成岩作用环境与成岩类型的关系第43页
     ·成岩环境、成岩作用与孔隙演化第43-45页
第6童储层分布特征第45-53页
   ·储层分类评价第45-47页
     ·毛细管压力曲线和孔隙结构分类第45-46页
     ·储层分类第46-47页
   ·储层纵、横向展布特征第47-53页
     ·储层测井解释第47-50页
     ·储层纵向分布特征第50页
     ·储层横向分布特征第50-53页
结论第53-54页
致谢第54-55页
参考文献第55-59页
图版及说明第59-71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第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和田河气田奥陶系裂缝型碳酸盐岩储层测井解释方法研究
下一篇:孔隙—裂缝性致密砂岩液相侵入过程流固耦合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