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序言 | 第10-16页 |
(一)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 问题的提出 | 第10页 |
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二) 研究依据 | 第11页 |
1. 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 | 第11页 |
2. 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 第11页 |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11-15页 |
1.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11-13页 |
2.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 第13-15页 |
(四)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第15-16页 |
1. 研究方法 | 第15页 |
2. 创新点 | 第15-16页 |
一、多元智能理论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应用的概述 | 第16-18页 |
(一) 多元智能理论的含义 | 第16-17页 |
(二) 多元智能理论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应用的含义 | 第17-18页 |
二、多元智能理论在高中政治课中实施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 第18-19页 |
(一) 多元智能理论在高中政治课中实施的必要性 | 第18-19页 |
1. 响应国家针对高中政治教育的改革要求 | 第18-19页 |
2. 切合高中政治课教学的实际需要 | 第19页 |
(二) 多元智能理论在高中政治课中实施的可能性 | 第19页 |
1. 与我国传统教育理念相契合 | 第19页 |
2. 与我国最新课程目标相一致 | 第19页 |
三、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忽视学生多元智能产生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 第19-22页 |
(一)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忽视学生多元智能产生的问题 | 第20-21页 |
1. 课堂教育目标狭隘化 | 第20页 |
2. 课堂教学内容表面化 | 第20页 |
3. 课堂教学方法单一化 | 第20-21页 |
4. 课堂教学评价片面化 | 第21页 |
(二)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忽视学生多元智能产生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21-22页 |
1. 传统教学思想根深蒂固 | 第21-22页 |
2. 应试教育压力影响 | 第22页 |
3. 课堂教育缺乏科学的评价方式 | 第22页 |
四、多元智能理论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应用原则 | 第22-24页 |
(一)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 第22-23页 |
(二) 综合性原则 | 第23页 |
(三) 渗透性原则 | 第23-24页 |
五、多元智能理论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应用 | 第24-33页 |
(一) 创建有利于多元智能理论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应用的环境 | 第24-25页 |
1. 提升教师的多元智能素养 | 第24页 |
2. 完善学校的多元智能资源库 | 第24页 |
3. 加强社会对多元智能理论的重视 | 第24-25页 |
(二) 多元智能理论对教学设计的指导 | 第25-27页 |
1. 设计多元的教学目标 | 第25页 |
2. 合理调配教学内容 | 第25页 |
3. 运用多元的教学方法 | 第25-26页 |
4. 制定多元的课堂评价方案 | 第26-27页 |
(三) 多元智能理论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 第27-31页 |
1. 培养学生语言智能的具体应用 | 第27-28页 |
2. 培养学生逻辑-数学智能的具体应用 | 第28页 |
3. 培养学生空间智能的具体应用 | 第28-29页 |
4. 培养学生身体运动智能的具体应用 | 第29页 |
5. 培养学生音乐智能的具体应用 | 第29-30页 |
6. 培养学生人际交往智能的具体应用 | 第30页 |
7. 培养学生自我认识智能的具体应用 | 第30-31页 |
8 培养学生自然观察智能的具体应用 | 第31页 |
(四) 反思多元智能理论在高中政治课教学中的应用现状与成因 | 第31-33页 |
1. 客观层面 | 第31-32页 |
2. 主观层面 | 第32-33页 |
结论 | 第33-34页 |
参考文献 | 第34-36页 |
致谢 | 第3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