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7页 |
·研究背景及选题目的和意义 | 第10-13页 |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研究目的 | 第11-12页 |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研究的主要内容、方法和可行性分析 | 第13-15页 |
·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研究方法 | 第14页 |
·可行性分析 | 第14-15页 |
·本文的特色和创新 | 第15页 |
·论文技术路线 | 第15-16页 |
·本章小结 | 第16-17页 |
第二章 相关理论的研究述评 | 第17-26页 |
·区域社会资本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关系研究 | 第17-22页 |
·区域社会资本的内涵及特点 | 第17-19页 |
·区域社会资本的维度划分 | 第19-20页 |
·影响区域社会资本与企业创新关系的权变因素 | 第20-22页 |
·网络中心性的相关研究 | 第22-24页 |
·网络中心性的内涵 | 第22-23页 |
·网络中心性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关系理论综述 | 第23-24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总结与启示 | 第24-25页 |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三章 网络中心性在区域社会资本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之间的调节作用分析 | 第26-35页 |
·区域社会资本各维度促进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 | 第26-29页 |
·社会互动有利于创新资源的获取 | 第26-27页 |
·信任体系增强创新主体间的合作 | 第27页 |
·区域文化认同促进创新氛围的形成 | 第27-29页 |
·网络中心性的调节效应研究 | 第29-31页 |
·网络中心性能促进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 | 第29-30页 |
·通过增强企业创新意愿起到正向调节作用 | 第30页 |
·通过促进知识获取起到正向调节作用 | 第30-31页 |
·通过提高企业的吸收能力起到正向调节作用 | 第31页 |
·概念模型构建与研究假设 | 第31-34页 |
·概念模型的构建 | 第31-32页 |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第32-34页 |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四章 区域社会资本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影响的实证研究——以福建省为例 | 第35-60页 |
·问卷设计 | 第35-39页 |
·区域社会资本的操作性界定 | 第35-36页 |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操作性界定 | 第36-38页 |
·网络中心性的操作性界定 | 第38页 |
·预测试 | 第38-39页 |
·分析方法 | 第39-41页 |
·实证分析与讨论 | 第41-58页 |
·数据收集过程 | 第41-42页 |
·样本描述性统计 | 第42-44页 |
·样本平均值和方差分析 | 第44-46页 |
·信度分析 | 第46页 |
·效度分析 | 第46-53页 |
·基于多元线性回归的假设检验 | 第53-58页 |
·实证结果讨论 | 第58页 |
·本章小结 | 第58-60页 |
第五章 福建省企业技术创新方案设计 | 第60-64页 |
·福建省区域社会资本建设存在的问题 | 第60-61页 |
·创新主体间信任水平程度有待提高 | 第60页 |
·区域创新文化认同有待加强 | 第60-61页 |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有待提升 | 第61页 |
·基于社会资本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建设的对策 | 第61-64页 |
·深化信任体系建设,打击不守信用及投机行为 | 第61-62页 |
·培育区域社会资本,营造区域创新环境 | 第62-63页 |
·培育区域创新文化,丰富社会资本内容 | 第63页 |
·企业应该及时争取在网络中的有利位置,占据网络中心位置 | 第63-64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64-67页 |
研究的基本结论 | 第64页 |
研究的不足 | 第64-65页 |
未来展望 | 第65-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
附录:调查问卷 | 第73-76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研究成果及发表论文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