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8页 |
| 第一章 引言 | 第8-14页 |
|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 ·干旱对玉米影响研究进展 | 第9-10页 |
| ·WOFOST作物模型应用研究 | 第10-12页 |
| ·研究目的、意义和技术路线 | 第12-14页 |
|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12-13页 |
| ·技术路线 | 第13-14页 |
| 第二章 数据、方法与模型介绍 | 第14-30页 |
| ·资料来源 | 第14-16页 |
| ·试验地概况 | 第14-15页 |
| ·田间水分控制试验方案 | 第15-16页 |
| ·研究所用试验处理控水方案 | 第15页 |
| ·品种、播种时间及密度、施肥 | 第15-16页 |
| ·土壤常数测定及土壤水分控制 | 第16页 |
| ·玉米发育期及生物量观测 | 第16页 |
| ·产量结构观测 | 第16页 |
| ·气象要素观测 | 第16页 |
| ·研究数据 | 第16-20页 |
| ·气象数据 | 第16-17页 |
| ·土壤数据 | 第17-18页 |
| ·土壤常数 | 第17-18页 |
| ·不同发育阶段土壤相对湿度 | 第18页 |
| ·作物数据 | 第18-20页 |
| ·发育期及产量 | 第18页 |
| ·叶面积指数、绿叶干重、茎干重 | 第18-20页 |
| ·模型相关参数计算 | 第20-22页 |
| ·发育期积温 | 第20-21页 |
| ·比叶面积 | 第21页 |
| ·干物质分配系数 | 第21页 |
| ·土壤水层厚度 | 第21-22页 |
| ·研究方法 | 第22页 |
| ·WOFOST作物模型介绍 | 第22-30页 |
| ·模型结构 | 第22页 |
| ·模型发展 | 第22-24页 |
| ·理论基础 | 第24-28页 |
| ·同化作用和呼吸作用 | 第24-25页 |
| ·作物生育期 | 第25页 |
| ·蒸腾作用 | 第25页 |
| ·土壤水分平衡 | 第25-26页 |
| ·养分 | 第26-28页 |
| ·模型使用 | 第28-30页 |
| ·数据输入 | 第28页 |
| ·结果输出 | 第28页 |
| ·输入、输出文件 | 第28-30页 |
| 第三章 WOFOST模型参数确定 | 第30-40页 |
| ·WOFOST模型参数本地化确定 | 第30-35页 |
| ·发育期积温的计算与模拟 | 第31页 |
| ·比叶面积、干物质分配系数参数计算确定 | 第31页 |
| ·干物质转化效率、叶片最大CO_2同化速率模拟调整 | 第31-33页 |
| ·验证检验 | 第33-35页 |
| ·水分胁迫下WOFOST模型相关参数订正 | 第35-38页 |
| ·发育期积温的订正 | 第35-36页 |
| ·比叶面积、干物质分配系数参数订正 | 第36页 |
| ·水分胁迫下叶片最大CO_2同化速率模拟调整 | 第36页 |
| ·水分胁迫下模型验证检验 | 第36-38页 |
| ·小结 | 第38-40页 |
| 第四章 干旱影响模拟研究 | 第40-47页 |
| ·不同发育阶段干旱模拟试验 | 第40-42页 |
| ·水分控制方案 | 第41页 |
| ·模拟结果 | 第41-42页 |
| ·相同发育阶段干旱模拟试验 | 第42-45页 |
| ·水分控制方案 | 第42-43页 |
| ·出苗~拔节水分控制方案 | 第42-43页 |
| ·拔节~抽雄水分控制方案 | 第43页 |
| ·模拟结果 | 第43-45页 |
| ·出苗~拔节模拟结果 | 第43-44页 |
| ·拔节~抽雄模拟结果 | 第44-45页 |
| ·小结 | 第45-47页 |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7-49页 |
| ·主要结论 | 第47-48页 |
| ·创新点 | 第48页 |
| ·存在问题与展望 | 第48-49页 |
| 参考文献 | 第49-54页 |
| 致谢 | 第54-55页 |
| 作者简介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