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燃机车司机室噪声特性仿真及降噪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9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6页 |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9-10页 |
| ·国内外发展现状 | 第10-13页 |
| ·内燃机车司机室内噪声概述 | 第10-11页 |
| ·噪声预测国内外发展现状 | 第11-13页 |
| ·本文研究内容 | 第13-16页 |
| 第二章 司机室声场响应 | 第16-32页 |
| ·理论基础 | 第16-22页 |
| ·Helmholtz方程的建立 | 第16-18页 |
| ·声学边界条件 | 第18-20页 |
| ·声波方程的有限元解 | 第20-22页 |
| ·内燃机车司机室噪声预测 | 第22-31页 |
| ·内燃机车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22-23页 |
| ·内燃机车司机室声学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23-24页 |
| ·内燃机车司机室噪声特性分析 | 第24-31页 |
|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 第三章 模态计算及分析 | 第32-62页 |
| ·结构模态 | 第32-46页 |
| ·结构模态理论基础 | 第32-35页 |
| ·结构模态计算结果 | 第35-45页 |
| ·模态结果分析 | 第45-46页 |
| ·内燃机车司机室振动响应分析 | 第46-49页 |
| ·司机室振动响应计算结果 | 第46-49页 |
| ·司机室结构-声场耦合模态 | 第49-52页 |
| ·左侧司机室耦合模态计算结果及分析 | 第50-52页 |
| ·内燃机车司机室声学模态 | 第52-56页 |
| ·声学模态理论基础 | 第53页 |
| ·声学模态计算结果 | 第53-56页 |
| ·司机室声腔共振 | 第56-60页 |
| ·左侧司机室声腔共振分析 | 第56-59页 |
| ·右侧司机室声腔共振分析 | 第59-60页 |
| 本章小结 | 第60-62页 |
| 第四章 司机室壁板贡献度分析 | 第62-74页 |
| ·ATV的概念和应用 | 第62-63页 |
| ·声学贡献度分析 | 第63-64页 |
| ·司机室结构声学贡献度计算 | 第64-72页 |
| ·司机室ATV计算 | 第64-69页 |
| ·司机室壁板声学贡献度计算 | 第69-72页 |
| 本章小结 | 第72-74页 |
| 第五章 司机室内声学优化 | 第74-80页 |
| ·司机室噪声控制 | 第74-76页 |
| ·司机室噪声的噪声源及控制 | 第74-75页 |
| ·从传播途径上控制噪声 | 第75-76页 |
| ·改进后的司机室声场特性 | 第76-79页 |
| ·左侧司机室计算结果 | 第77-78页 |
| ·右侧司机室计算结果 | 第78-79页 |
| 本章小结 | 第79-80页 |
| 结论 | 第80-82页 |
| 参考文献 | 第82-85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5-86页 |
| 致谢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