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学实施环境教育的现状调查及实践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目录 | 第8-11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1-14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1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1-12页 |
·研究目的 | 第11页 |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研究思路 | 第12-13页 |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文献研究法 | 第13页 |
·问卷调查法 | 第13页 |
·访谈法 | 第13页 |
·实验法 | 第13页 |
·个案研究法 | 第13-14页 |
第二章 研究综述 | 第14-18页 |
·环境教育 | 第14-15页 |
·环境教育的概念 | 第14页 |
·环境教育的特点 | 第14页 |
·环境教育的原则 | 第14-15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环境教育的理论基础 | 第17-18页 |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17页 |
·建构主义理论 | 第17页 |
·心理学和教育学理论 | 第17-18页 |
第三章 高中生物学实施环境教育的现状调查 | 第18-35页 |
·调查对象 | 第18页 |
·调查工具 | 第18页 |
·问卷的信度、效度、预测和修正 | 第18-19页 |
·问卷的发放、回收和整理 | 第19页 |
·调查对象总体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19-20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0-33页 |
·环境教育方面 | 第20-28页 |
·环境知识的来源 | 第20-21页 |
·环境教育了解情况 | 第21-25页 |
·环保行为方面 | 第25-28页 |
·环境教育实施方面 | 第28-33页 |
·环境教育的实施态度 | 第28-30页 |
·环境教育内容的实施 | 第30-31页 |
·环境教育的实施方式 | 第31-33页 |
·环境教育实施的影响因素 | 第33页 |
·结论 | 第33-35页 |
·师生的基本环境素质情况 | 第33-34页 |
·师生对开展环境教育的认识情况 | 第34页 |
·认为开展环境教育的最好方式及影响因素情况 | 第34页 |
·生物学科对环境教育的影响 | 第34-35页 |
第四章 高中生物学实施环境教育的对策研究 | 第35-40页 |
·实施环境教育的对策 | 第35页 |
·定期培训,完善自我 | 第35页 |
·深入挖掘教材,明确目标 | 第35页 |
·采取多种形式,提高积极性 | 第35页 |
·加强重视程度,完善考核制度 | 第35页 |
·挖掘教科书中环境教育的内容 | 第35-38页 |
·实施环境教育的途径 | 第38-40页 |
·课堂渗透是实施环境教育的主渠道 | 第38页 |
·研究性学习是实施环境教育的重要途径 | 第38-39页 |
·专题讲座是宣传、普及环境教育的好方法 | 第39页 |
·美化教室与校园环境是实施环境教育的有效措施 | 第39-40页 |
第五章 高中生物学实施环境教育的案例设计 | 第40-45页 |
·教学案例(一) | 第40-42页 |
·教学案例(二) | 第42-44页 |
·教学案例(三) | 第44页 |
·教学案例(一)教学设计评价 | 第44-45页 |
·专家点评 | 第44页 |
·一线教师寄语 | 第44-45页 |
第六章 高中生物学实施环境教育的实践研究 | 第45-50页 |
·实践目的 | 第45页 |
·教学案例(一)的实践对象 | 第45页 |
·教学案例(一)的实践过程 | 第45页 |
·教学案例(一)的评价与反思 | 第45-48页 |
·学生评价 | 第45-47页 |
·教学反思 | 第47-48页 |
·教学案例(三)的学生感想 | 第48-50页 |
第七章 结论及进一步研究设想 | 第50-51页 |
·结论 | 第50页 |
·进一步的研究设想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
附录一 教师及学生调查问卷 | 第54-59页 |
附录二 专家简介及点评 | 第59-62页 |
附录三 一线教师简介及寄语 | 第62-6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