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植物学论文--植物生物化学论文

坛紫菜R-藻蓝蛋白的抗食物过敏性质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主要符号表第11-12页
第1章 引言第12-21页
   ·食物过敏和食物过敏原第12-13页
   ·食物过敏机理第13-17页
     ·TH_1型免疫细胞因子IFN-γ第14页
     ·TH_2型免疫细胞因子IL-4、IL-13和IL-5第14-15页
     ·其它免疫细胞因子及转录因子第15-16页
     ·TH淋巴细胞的极化第16-17页
   ·食物过敏的治疗第17-18页
     ·抗原特异性治疗第17-18页
     ·非抗原特异性治疗第18页
   ·抗过敏的活性物质第18-20页
     ·益生菌和中草药第18页
     ·海藻中抗过敏的活性物质第18-20页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20-21页
第2章 材料与方法第21-34页
   ·材料第21-25页
     ·原料第21页
     ·试剂第21-22页
     ·实验所用主要溶液及配制方法第22-24页
     ·主要仪器设备第24-25页
   ·实验方法第25-34页
     ·拟穴青蟹TM的纯化与鉴定第25-27页
     ·坛紫菜RPC的纯化、鉴定与光谱性质分析第27-28页
     ·食物过敏的BALB/c小鼠模型建立第28-29页
     ·小鼠腹腔灌洗液的制备及细胞因子检测第29-30页
     ·小鼠脾脏淋巴细胞培养及细胞因子检测第30-32页
     ·RPC诱导IFN-γ产生的胞内信号途径分析第32-33页
     ·统计分析第33-34页
第3章 结果与分析第34-55页
   ·TM的纯化与鉴定第34-35页
     ·TM的纯化第34页
     ·TM的鉴定第34-35页
   ·RPC的纯化、鉴定与光谱稳定性分析第35-38页
     ·RPC的纯化第35-36页
     ·RPC的鉴定第36-37页
     ·RPC的光谱稳定性分析第37-38页
   ·小鼠体内试验评价RPC抗食物过敏的效果第38-42页
     ·小鼠的症状分析第38页
     ·RPC对小鼠血清特异性IgE水平及组胺含量的影响第38-42页
     ·小鼠空肠组织病理学分析第42页
   ·RPC对淋巴细胞活力及胞内因子表达量的影响第42-53页
     ·RPC对淋巴细胞活力的影响第42-43页
     ·RPC对小鼠腹腔灌洗液中细胞因子的调节作用第43-46页
     ·RPC对细胞因子蛋白水平的调节作用第46-48页
     ·RPC对细胞因子基因水平的调节作用第48-50页
     ·RPC对其它细胞因子及转录因子基因水平的调节作用第50-53页
   ·RPC诱导产生高水平IFN-γ的作用机制第53-55页
     ·RPC与TM的协同作用第53-54页
     ·RPC通过JAK2及JNK途径诱导产生IFN-γ第54-55页
第4章 讨论与结论第55-59页
   ·RPC的纯化及光谱稳定性分析第55-56页
   ·RPC对TM特异性IgE水平及组胺含量的调节作用第56-57页
   ·RPC对空肠组织过敏性炎症的消除作用第57页
   ·RPC对食物过敏相关细胞因子及转录因子的调节作用第57-58页
   ·与RPC诱导产生IFN-γ相关的胞内信号途径第58页
   ·结论与展望第58-59页
致谢第59-60页
参考文献第60-69页
附录第69-73页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专利第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绩效管理的福建省高师生实习教学评价研究
下一篇:福建省饮用水水源地水库—东圳水库蓝藻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