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自动化基础理论论文--自动控制理论论文

多自主体编队及协调控制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9页
目录第9-12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22页
   ·引言第12-13页
   ·研究背景第13-14页
   ·研究现状第14-17页
   ·研究工具第17-18页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第18-22页
第二章 非线性动力学系统的同步及其有限时间同步第22-41页
   ·引言第22-23页
   ·非线性动力学系统同步第23-25页
     ·混沌及其特点第23-24页
     ·混沌系统同步第24-25页
   ·分数阶非线性动力学系统同步第25-31页
     ·分数阶系统第25-26页
     ·分数阶 Chen 系统投影同步第26-29页
     ·仿真与分析第29-31页
   ·非线性动力学系统有限时间同步第31-39页
     ·问题描述第31-32页
     ·时变增益连续状态反馈有限时间同步协议第32-35页
     ·仿真与分析第35-39页
   ·本章小结第39-41页
第三章 基于状态反馈的多自主体系统有限时间一致性第41-55页
   ·引言第41页
   ·一阶多自主体系统有限时间一致性第41-48页
     ·问题描述第41-42页
     ·一阶无向图多自主体系统有限时间一致性分析第42-45页
     ·一阶有向图多自主体系统有限时间一致性分析第45-47页
     ·仿真与分析第47-48页
   ·二阶多自主体系统有限时间一致性第48-54页
     ·问题描述第49-50页
     ·二阶无向图多自主体系统有限时间一致性分析第50-53页
     ·二阶有向图多自主体系统有限时间一致性分析第53页
     ·仿真与分析第53-54页
   ·本章小结第54-55页
第四章 具有不同时滞及切换拓扑的多自主体系统鲁棒一致性第55-65页
   ·引言第55页
   ·问题描述第55-57页
   ·切换拓扑不同时滞多自主体系统鲁棒一致性第57-61页
   ·仿真与分析第61-64页
   ·本章小结第64-65页
第五章 基于同步和一致性理论的多自主体队形控制第65-87页
   ·引言第65页
   ·基于一阶一致性协议的多自主体速度和航向同步第65-70页
     ·仿生机器鱼数学建模第66-67页
     ·多仿生机器鱼速度和航向同步第67-69页
     ·仿真与分析第69-70页
   ·基于二阶一致性协议的多自主体高度同步第70-76页
     ·无人机数学模型第71-72页
     ·多无人机高度同步第72-75页
     ·仿真与分析第75-76页
   ·基于一致性协议和编队图的多自主体队形控制第76-86页
     ·基于一致性协议的编队图理论第76-79页
     ·仿真与分析第79-86页
   ·本章小结第86-87页
第六章 多自主体编队路径规划第87-101页
   ·引言第87页
   ·人工势场法第87-90页
   ·基于切换拓扑和队形变换的沿墙导航改进人工势场法第90-94页
     ·基于切换拓扑和队形变换的沿墙导航法第90-93页
     ·仿真与分析第93-94页
   ·基于“当前统计”模型自适应目标跟踪算法改进势场法第94-100页
     ·基于“当前统计”模型的自适应滤波算法原理第94-95页
     ·基于“当前统计”模型的自适应滤波算法性能第95-100页
     ·仿真与分析第100页
   ·本章小结第100-101页
第七章 多水中机器人编队与路径规划实验第101-112页
   ·引言第101-102页
   ·多水中机器人系统硬件和仿真环境第102-105页
   ·基于一致性协议的多水中机器人编队实验第105-108页
     ·水中机器人编队 2D 仿真实验第105-107页
     ·水中机器人编队硬件实验第107-108页
   ·基于改进人工势场法的多水中机器人路径规划实验第108-111页
     ·水中机器人编队避障 2D 仿真实验第108-109页
     ·水中机器人编队避障硬件实验第109-111页
   ·本章小结第111-112页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第112-115页
   ·论文工作总结第112-113页
   ·进一步工作展望第113-115页
致谢第115-116页
参考文献第116-123页
攻博期间获得的奖励和参加的科研项目第123-124页
攻博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124-125页

论文共12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粘弹性薄膜吸附的QCM传感器响应模型研究及验证
下一篇:国际金融市场的动态传导与波动溢出效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