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1页 |
| 注释表 | 第11-12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7页 |
| ·引言 | 第12-13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 ·研究目标 | 第15页 |
| ·研究内容和章节安排 | 第15-17页 |
| 第二章 杆件结构力学问题与能量等效方法 | 第17-34页 |
| ·引言 | 第17页 |
| ·梁单元的有限元计算简述 | 第17-21页 |
| ·平面假设下弯曲梁单元有限元分析 | 第17-19页 |
| ·考虑剪切变形的梁单元有限元分析 | 第19-21页 |
| ·能量法以及基于能量法的等效建模 | 第21-24页 |
| ·长直结构动能和应变能推导 | 第21-23页 |
| ·等效梁的动能和应变能推导 | 第23-24页 |
| ·运用能量法对机身模型进行计算 | 第24-33页 |
| ·能量法计算步骤 | 第24-27页 |
| ·用单根梁进行模型等效及其分析 | 第27-33页 |
| ·小结 | 第33-34页 |
| 第三章 等效模型的建立以及固有模态的对比 | 第34-56页 |
| ·引言 | 第34页 |
| ·空间梁单元刚度矩阵的合成与等效模型的建立 | 第34-49页 |
| ·平面杆件系统局部坐标系内平面杆单元的特性矩阵 | 第34-35页 |
| ·平面杆单元的坐标转换 | 第35-37页 |
| ·空间杆件系统局部坐标系内平面单元的特性矩阵 | 第37-39页 |
| ·空间杆件元的坐标转换及空间杆系整体刚度矩阵的构造 | 第39-45页 |
| ·等效模型的建立及模态对比 | 第45-49页 |
| ·原模型与等效模型的固有模态及 MAC 值对比 | 第49-55页 |
| ·小结 | 第55-56页 |
| 第四章 遗传算法与等效模型的修正 | 第56-69页 |
| ·引言 | 第56页 |
| ·遗传算法介绍 | 第56-62页 |
| ·遗传算法的基本概念与发展 | 第56-58页 |
| ·遗传算法的定义与特点 | 第58-59页 |
| ·遗传算法的运算过程与举例 | 第59-62页 |
| ·模型的优化 | 第62-68页 |
| ·小结 | 第68-69页 |
| 第五章 相似三定理与缩比模型的建立 | 第69-89页 |
| ·引言 | 第69页 |
| ·相似理论基本定理 | 第69-71页 |
| ·相似第一定理-相似现象的性质 | 第69-70页 |
| ·相似第二定理-相似判据的确定 | 第70-71页 |
| ·相似第三定理-相似现象的充分和必要条件 | 第71页 |
| ·方程分析法和量纲分析法 | 第71-74页 |
| ·方程分析法 | 第72-73页 |
| ·量纲分析法 | 第73-74页 |
| ·结构固有振动相似关系以及缩比模型的建立 | 第74-84页 |
| ·结构固有振动的相似关系 | 第74-77页 |
| ·缩比模型的构建 | 第77-79页 |
| ·缩比模型的与等效模型的模态对比 | 第79-84页 |
| ·等效模型与缩比模型频响曲线的对比 | 第84-88页 |
| ·复杂结构振动特性的频域分析 | 第84-86页 |
| ·等效模型与缩比模型频响函数曲线对比 | 第86-88页 |
| ·小结 | 第88-89页 |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9-91页 |
| ·本文主要工作内容 | 第89页 |
| ·主要创新点 | 第89-90页 |
| ·进一步研究展望 | 第90-91页 |
| 参考文献 | 第91-95页 |
| 致谢 | 第95-96页 |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9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