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10-17页 |
一 我国农村职业教育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0-11页 |
(一) 研究目的 | 第10页 |
(二) 现实意义 | 第10-11页 |
二 国内外农村职业教育研究综述 | 第11-15页 |
(一)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1-13页 |
(二)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3-15页 |
三 本文研究主要内容和方法 | 第15-17页 |
(一) 研究内容 | 第15页 |
(二) 研究方法 | 第15-17页 |
第二章 我国农村职业教育的内涵和理论基础 | 第17-29页 |
一 我国农村职业教育的内涵 | 第17-19页 |
(一) 我国农村职业教育概念 | 第17-19页 |
(二) 我国农村职业教育的主要特点 | 第19页 |
二 我国农村职业教育的理论基础 | 第19-29页 |
(一) 邓小平同志关于“三农”问题的思想 | 第19-21页 |
(二) “两个趋向”重要论断 | 第21-23页 |
(三) 舒尔茨的农村人力资本理论 | 第23-26页 |
(四) 福斯特的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思想 | 第26-28页 |
(五)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28-29页 |
第三章 国外农村职业教育的经验及借鉴 | 第29-33页 |
一 国外农村职业教育的经验 | 第29-31页 |
(一) 搭建起不同层次、不同类别教育的衔接通道,形成统教育体系 | 第29页 |
(二) 国家大力扶持为基础,多种渠道共谋的资金来源形式 | 第29-30页 |
(三) 将好的方法用立法形式明确下来,促进农村职业教育发展 | 第30-31页 |
(四) 多元化办学,灵活的教育形式 | 第31页 |
二 国外农村职业教育的借鉴 | 第31-33页 |
(一) 农村职业教育教学内容重视实践 | 第31页 |
(二) 经费以国家投入为主并多渠道筹措 | 第31-32页 |
(三) 靠政策法律支撑农村职业教育发展 | 第32-33页 |
第四章 我国农村职业教育的现状 | 第33-36页 |
一 农村职业学校的改革发展 | 第33-34页 |
(一) 推行学分制 | 第33-34页 |
(二) 教育扶贫 | 第34页 |
(三) 扩大城市职业学校对农村的招生规模 | 第34页 |
二 启动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计划 | 第34-36页 |
(一) 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 | 第34-35页 |
(二)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计划 | 第35-36页 |
第五章 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36-44页 |
一 家长和学生思想认识模糊 | 第36-38页 |
二 办学条件欠缺 | 第38页 |
三 教育体系整体不完善 | 第38-40页 |
四 学校招生宣传力度不够,学生认识不足 | 第40页 |
五 经费投入不到位、实训条件缺乏制度保障 | 第40-41页 |
六 校企联合不够,培训人才与企业要求脱轨 | 第41-42页 |
七 学历障碍 | 第42-44页 |
第六章 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 第44-54页 |
一 重新认识农村职业教育对学员发展的影响 | 第44-45页 |
二 开展多样化的办学形式 | 第45页 |
三 调整乡村教育结构 | 第45-47页 |
四 加大和改进招生宣传工作 | 第47-49页 |
五 注重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 | 第49-50页 |
六 加大政府支持,加快校企合作办学 | 第50-51页 |
七 高等职业教育是农村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 第51页 |
八 大力推行职业准入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 第51-54页 |
结论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第58-59页 |
致谢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