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企业经济论文--企业计划与经营决策论文--企业行政管理论文--人事管理论文

论企业的职业教育责任--基于企业公民视角的校企合作研究

中文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30页
   ·研究背景第10-14页
     ·我国企业逐渐具备了社会责任的承担能力第10-11页
     ·国民经济社会转型期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新要求第11-12页
     ·质量提升成为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关键问题第12-13页
     ·强化企业职业教育责任承担的政策环境逐渐形成第13页
     ·校企合作的学术研究始终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第13-14页
   ·研究价值与目的第14-15页
   ·研究设计第15-19页
     ·研究假设第15-16页
     ·问题陈述第16页
     ·研究内容与分析框架第16-17页
     ·研究方法第17-19页
   ·研究综述第19-30页
     ·概念的界定与辨析第19-22页
     ·国外研究现状述评第22-26页
     ·国内相关研究述评第26-30页
第二章 企业职业教育责任的理论论证第30-48页
   ·企业公民第30-34页
     ·公民概念的历史演进第30-32页
     ·企业公民产生的背景第32页
     ·企业公民的概念内涵第32-34页
   ·企业公民应承担社会责任第34-38页
     ·凡公民都应承担责任第34-36页
     ·企业享有了社会权利第36-37页
     ·企业消耗了社会资源第37-38页
   ·企业社会责任可以产生效益第38-39页
   ·企业公民的职业教育责任第39-47页
     ·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内涵第39-40页
     ·企业社会责任的划分第40-43页
     ·职业教育责任属于社会责任第43-44页
     ·企业职业教育责任的分类第44-47页
   ·小结第47-48页
第三章 企业职业教育责任的应然状态第48-64页
   ·企业的历史演变与职业教育形态变更第48-54页
     ·工业革命前的古代企业和职业教育第48-50页
     ·工业革命后的现代企业和职业教育第50-54页
   ·企业应承担学校职业教育责任的历史依据第54-58页
     ·劳作现场是职业教育的天然土壤第54-55页
     ·学校职业教育形式存在的谬误第55-56页
     ·企业自身职业教育功能的不济第56-57页
     ·企业承担职业教育责任的策略选择第57-58页
   ·企业可以承担的学校职业教育责任第58-62页
     ·参与学校的招生第58-59页
     ·教学专业的设置第59-60页
     ·课程内容的制定第60-61页
     ·教育教学的实施第61-62页
     ·学生的考核评价第62页
   ·小结第62-64页
第四章 企业职业教育责任的实然状态第64-83页
   ·调研对象和情况介绍第64-68页
     ·B 职业技术学院第64-65页
     ·四家合作企业第65-67页
     ·合作情况概述第67-68页
   ·承担职业教育责任的企业以大型为主第68-72页
     ·大型企业具有责任承担的能力和意识第68-71页
     ·学校对企业资质筛选的主要依据是规模第71-72页
   ·我国企业承担职业教育责任呈现的趋势特点第72-77页
     ·横向上:覆盖面逐渐拓宽第73-76页
     ·纵向上:逐渐深入教育教学第76-77页
   ·我国企业承担职业教育责任的动因第77-80页
     ·以获取人才为主要目的第77-78页
     ·以塑造形象为另一追求第78-79页
     ·并没凸显经济利益诉求第79-80页
   ·我国企业承担职业教育责任存在的问题第80-81页
   ·小结第81-83页
第五章 企业的职业教育权利第83-99页
   ·权利与权力第83-84页
   ·企业在职业教育领域内的权责不对等第84-89页
     ·企业承担的责任多于享有的权利第84-85页
     ·职业教育权利在校企之间的分配第85-88页
     ·企业职业教育权责不对等的原因第88-89页
   ·学校与企业之间职业教育权利的让渡第89-95页
     ·权利让渡的法理基础第89-90页
     ·权利让渡的逻辑理路第90-92页
     ·权利让渡平台的搭建第92-94页
     ·行业对企业权利的补充第94-95页
   ·企业职业教育权利的获取第95-98页
     ·权利推定第95-96页
     ·企业职业教育权利的推定第96-97页
     ·企业的职业教育权利形态第97-98页
   ·小结第98-99页
第六章 企业的职业教育利益第99-116页
   ·企业利益的多维结构第99-103页
     ·利益的内涵第99-100页
     ·企业利益的分类第100-103页
   ·企业职业教育利益获取的现状第103-107页
     ·获取人才为最大收获第103-104页
     ·赢得了较高社会声誉第104-105页
     ·难以得到专业培训第105页
     ·难以获得技术支持第105-106页
     ·未获取直接经济利益第106-107页
   ·企业自身责任前置至学校的案例分析第107-112页
     ·订单培养的模式介绍第107-109页
     ·责任前置的利益博弈第109-111页
     ·责任前置的做法评价第111-112页
   ·给予企业职业教育利益的政策建议第112-115页
     ·合理的权利赋予第112-113页
     ·一定的财政补贴第113-114页
     ·适当的税收优惠第114-115页
   ·小结第115-116页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第116-118页
参考文献第118-132页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第132-134页
附录第134-139页
 附录一:论文调研情况介绍第134-135页
 附录二:校企合作协议一例第135-137页
 附录三:校企合作制定的教学计划第137-138页
 附录四:校企合作编写出版的教材第138-139页
致谢第139-140页

论文共14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内部控制、高管权力与并购绩效研究
下一篇:天津直升机公司101厂房项目建设目标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