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序言 | 第8-16页 |
一、大学生西部支教志愿者活动概述 | 第16-24页 |
(一)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6-18页 |
1. 志愿者 | 第16-17页 |
2. 志愿精神 | 第17-18页 |
3. 志愿者活动 | 第18页 |
(二) 大学生西部支教志愿者活动在中国的兴起与发展 | 第18-20页 |
1. 大学生西部支教志愿者活动在中国的兴起 | 第18-19页 |
2. 大学生西部支教志愿者活动在中国的发展 | 第19-20页 |
(三) 大学生西部支教志愿者活动的主要类型 | 第20-21页 |
1. 政府组织型 | 第20-21页 |
2. 民间组织型 | 第21页 |
(四) 大学生西部支教志愿者活动的特点 | 第21-24页 |
1. 自愿性 | 第21-22页 |
2. 公益性 | 第22页 |
3. 组织性 | 第22-23页 |
4. 实践性 | 第23-24页 |
二、大学生西部支教志愿者活动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 | 第24-29页 |
(一) 大学生西部支教志愿者活动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内涵 | 第24-25页 |
(二) 大学生西部支教志愿者活动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主要内容 | 第25-29页 |
1. 大学生西部支教志愿者活动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价值 | 第25-27页 |
2. 大学生西部支教志愿者活动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人价值 | 第27-29页 |
三、大学生西部支教志愿者活动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29-33页 |
(一) 大学生西部支教志愿者活动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中存在的问题 | 第29-31页 |
1. 志愿者重教书轻育人、重物质助困轻精神扶贫影响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 | 第29-30页 |
2. 志愿者流动性大影响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持续和有效实现 | 第30页 |
3. 志愿者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方法脱离当地实际影响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 | 第30页 |
4. 志愿者精神懈怠现象影响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 | 第30-31页 |
(二) 大学生西部支教志愿者活动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中存在问题原因 | 第31-33页 |
1. 对西部支教志愿者活动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作用认识不足 | 第31页 |
2. 大学生西部支教志愿者活动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能力有待提高 | 第31-32页 |
3. 西部支教志愿者活动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组织体系尚不完善 | 第32页 |
4. 西部支教志愿者活动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运行机制尚不健全 | 第32-33页 |
四、大学生西部支教志愿者活动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对策 | 第33-43页 |
(一) 提升大学生西部支教志愿者自身的综合素质 | 第33-34页 |
1. 提高大学生对支教活动中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作用重要性的认识 | 第33页 |
2. 增强大学生志愿者在支教活动中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作用的能力 | 第33-34页 |
3. 提高大学生改造主观世界的自觉性 | 第34页 |
(二) 丰富大学生西部支教志愿者活动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载体 | 第34-36页 |
1. 活动载体 | 第34-35页 |
2. 文化载体 | 第35页 |
3. 媒体载体 | 第35-36页 |
(三) 建立大学生西部支教志愿者活动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组织体系 | 第36-37页 |
1. 建立共青团中央、志愿者组织、高校与服务地多位一体的组织体系 | 第36-37页 |
2. 建立志愿者个人与志愿者组织间交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作用的平台 | 第37页 |
(四) 完善大学生西部支教志愿者活动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运行机制 | 第37-41页 |
1. 完善志愿者的选拔机制 | 第37-38页 |
2. 完善志愿者的培训机制 | 第38-39页 |
3. 完善志愿者的激励机制 | 第39-40页 |
4. 完善志愿者的考评机制 | 第40-41页 |
(五) 加强大学生西部支教志愿者活动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社会支持 | 第41-43页 |
1. 加强舆论导向及宣传 | 第41-42页 |
2. 积极与当地民间公益组织合作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6页 |
致谢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