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导论 | 第10-15页 |
(一)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二) 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第11-13页 |
1. 关于劳动观概念的研究 | 第11页 |
2. 关于大学生劳动观存在问题的研究 | 第11页 |
3. 关于大学生劳动观存在问题的原因研究 | 第11-12页 |
4. 关于劳动观教育内容的研究 | 第12页 |
5. 关于加强大学生劳动观教育的对策研究 | 第12-13页 |
6. 大学生劳动观教育的原则研究 | 第13页 |
(三) 论文的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1. 文献研究法 | 第13页 |
2. 问卷调查法 | 第13页 |
3. 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方法 | 第13-14页 |
(四) 论文的创新点 | 第14-15页 |
一、大学生劳动观相关概述 | 第15-20页 |
(一) 劳动的概念 | 第15-17页 |
1. 劳动的涵义 | 第15页 |
2. 劳动的特征 | 第15-16页 |
3. 劳动的作用 | 第16-17页 |
(二) 劳动观及其基本内容 | 第17页 |
1. 劳动观的概念 | 第17页 |
2. 劳动观的基本内容 | 第17页 |
(三) 大学生劳动观及其基本要求 | 第17-18页 |
1. 大学生劳动观的概念 | 第17页 |
2. 大学生正确的劳动观的基本要求 | 第17-18页 |
(四) 加强大学生劳动观教育的重要性 | 第18-20页 |
1. 加强大学生劳动观教育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内在需要 | 第18-19页 |
2. 加强大学生劳动观教育是高校德育的有效方式 | 第19-20页 |
3. 加强大学生劳动观教育是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要求 | 第20页 |
4. 加强大学生劳动观教育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需要 | 第20页 |
二、大学生劳动观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第20-25页 |
(一) 大学生劳动观存在的问题 | 第20-22页 |
1. 劳动价值取向功利化 | 第21页 |
2. 劳动态度消极 | 第21页 |
3. 劳动习惯较差 | 第21-22页 |
4. 不尊重劳动者 | 第22页 |
(二) 大学生劳动观存在问题的原因 | 第22-25页 |
1. 家庭劳动观教育的偏颇 | 第22-23页 |
2. 学校劳动观教育的缺失 | 第23-24页 |
3. 社会环境的功利化 | 第24页 |
4. 大学生自身对劳动的作用认识不到位 | 第24-25页 |
三、加强大学生劳动观教育的路径选择 | 第25-29页 |
(一) 奠定家庭劳动观教育的基础 | 第25-26页 |
1. 父母作为子女的启蒙老师,要帮助子女培养自立意识 | 第25页 |
2. 在父母与孩子的沟通中进行劳动观教育 | 第25页 |
3. 家长要从小培养孩子的劳动观念 | 第25-26页 |
(二) 深化学校劳动观教育 | 第26-27页 |
1. 制定劳动观教育计划和措施,进一步完善制度和规范管理 | 第26页 |
2. 重视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 | 第26页 |
3. 加强思想教育工作,杜绝好逸恶劳现象 | 第26-27页 |
4. 结合就业指导,渗透劳动观教育 | 第27页 |
(三) 拓宽劳动观教育的社会渠道 | 第27-28页 |
1. 全社会要共同关心大学生的劳动观教育 | 第27-28页 |
2. 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作用 | 第28页 |
3. 舆论引导大学生在劳动中体会生活快乐 | 第28页 |
(四) 借鉴国外经验 | 第28-29页 |
1. 学习国外劳动观教育的经验,从立法上强化劳动观教育的地位 | 第28-29页 |
2. 积极探索劳动观教育新途径,让大学生主动参与劳动观教育 | 第29页 |
四、强化大学生劳动观教育的具体策略 | 第29-35页 |
(一) 全面把握大学生劳动观教育的基本内容 | 第29-30页 |
1. 劳动观念教育 | 第29页 |
2. 劳动意识教育 | 第29-30页 |
3. 劳动技能教育 | 第30页 |
4. 劳动习惯教育 | 第30页 |
(二) 通过教学环节渗透和强化劳动观教育 | 第30-32页 |
1. 把劳动观教育列入教学计划,以强化大学生的劳动观念 | 第30页 |
2. 把劳动观教育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来抓 | 第30-31页 |
3. 把劳动观教育成效作为考核大学生思想修养的重要指标 | 第31页 |
4. 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 | 第31-32页 |
(三) 在学生的日常管理中强化劳动观教育 | 第32-35页 |
1. 生活自理能力培养 | 第32页 |
2. 开展勤工助学 | 第32页 |
3. 校园文化建设中体现劳动观教育 | 第32-33页 |
4. 见习、实习环节中强化劳动观教育 | 第33页 |
5. 组织社会实践活动 | 第33-34页 |
6.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 第34-35页 |
结语 | 第35-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39页 |
附录 | 第39-41页 |
致谢 | 第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