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课堂违纪行为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8-20页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的意义 | 第8-10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8页 |
二、研究的意义 | 第8-9页 |
三、概念的界定 | 第9-10页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10-18页 |
一、研究现状 | 第10-18页 |
二、对文献的评述 | 第18页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18-20页 |
一、文献研究 | 第18页 |
二、调查研究 | 第18-20页 |
第二章 小学课堂违纪行为的分类及特点 | 第20-26页 |
第一节 小学生课堂违纪行为的分类 | 第20-22页 |
一、轻度违纪行为 | 第20-21页 |
二、中度违纪行为 | 第21页 |
三、重度违纪行为 | 第21-22页 |
第二节 小学生课堂违纪行为的特点 | 第22-26页 |
一、具有普遍性 | 第22-23页 |
二、以轻度为主 | 第23页 |
三、高年级比低年级多 | 第23页 |
四、男生高于女生 | 第23-24页 |
五、辅助课程高于主干课程 | 第24-26页 |
第三章 小学生违纪行为产生的原因分析 | 第26-35页 |
第一节 小学生自身原因 | 第26-31页 |
一、生理原因 | 第26-27页 |
二、心理原因 | 第27-31页 |
第二节 教师教学与管理不当 | 第31-35页 |
一、教师教育观念陈旧 | 第31-32页 |
二、教师教学技能不高 | 第32-33页 |
三、教师管理方式不当 | 第33-35页 |
第四章 小学生课堂违纪行为的预防与处理技术 | 第35-51页 |
第一节 小学生课堂违纪行为的预防技术 | 第35-44页 |
一、管理技术 | 第35-39页 |
二、教育技术 | 第39-42页 |
三、心理技术 | 第42-44页 |
第二节 小学生课堂违纪行为的处理技术 | 第44-51页 |
一、诊断技术 | 第44-45页 |
二、沟通技术 | 第45-47页 |
三、惩罚技术 | 第47-49页 |
四、矫正技术 | 第49-51页 |
结语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6页 |
附录 | 第56-64页 |
后记 | 第64-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