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4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4-24页 |
·流感与流感病毒 | 第14-17页 |
·流感概述 | 第14-15页 |
·流感历次流行情况 | 第15-17页 |
·1918 年西班牙大流行 | 第15页 |
·1957 年亚洲流感 | 第15-16页 |
·1968 年香港流感 | 第16页 |
·1977 年俄国流感 | 第16页 |
·2009 年墨西哥流感 | 第16-17页 |
·猪流感病毒 | 第17-21页 |
·猪流感病毒形态结构 | 第17页 |
·猪流感病毒基因组的结构及蛋白功能 | 第17-18页 |
·猪流感病毒的复制 | 第18页 |
·猪流感病毒引起的免疫应答 | 第18-19页 |
·猪感染猪流感后免疫反应的动态变化 | 第19-20页 |
·我国猪流感病毒遗传演化 | 第20-21页 |
·猪流感疫苗概述 | 第21-24页 |
·全病毒灭活疫苗 | 第21页 |
·弱毒疫苗 | 第21-22页 |
·亚单位疫苗 | 第22页 |
·基因重组活载体疫苗 | 第22-23页 |
·核酸疫苗 | 第23-24页 |
第二章 重组高产 H1N1 亚型猪流感疫苗株的构建与鉴定 | 第24-36页 |
摘要 | 第24-25页 |
·试验材料 | 第25-26页 |
·毒株与质粒 | 第25页 |
·菌种,细胞和 SPF 鸡胚 | 第25页 |
·主要试剂 | 第25页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25-26页 |
·试验方法 | 第26-32页 |
·引物的设计与合成 | 第26页 |
·PCR 模板的生成 | 第26-27页 |
·PCR 产物的回收及纯化 | 第27-28页 |
·重组质粒的构建、鉴定及纯化 | 第28-30页 |
·各基因片段及载体的酶切处理 | 第28-29页 |
·HA、NA 片段的酶切与连接 | 第29页 |
·目的基因与载体的连接产物的转化 | 第29页 |
·重组质粒的鉴定 | 第29页 |
·重组质粒的提取 | 第29-30页 |
·重组流感病毒 GD/PR8 的拯救 | 第30-31页 |
·转染 | 第30页 |
·重组病毒的拯救救 | 第30-31页 |
·重组病毒的鉴定 | 第31页 |
·重组病毒鸡胚半数感染量 EID50的测定 | 第31-32页 |
·GD/PR8 在鸡胚中生长曲线的测定 | 第32页 |
·结果 | 第32-34页 |
·猪流感病毒 A/Swine/Guangdong/1/11 HA 和 NA 基因扩增结果 | 第32页 |
·重组质粒 PBD-HA 和 PBD-NA 菌液 PCR 鉴定结果 | 第32-33页 |
·重组流感病毒 GD/PR8 的拯救 | 第33页 |
·重组流感病毒 GD/PR8 的鉴定 | 第33页 |
·GD/PR8 的鸡胚半数感染量(EID50)的测定 | 第33-34页 |
·GD/PR8 在鸡胚中生长曲线的测定 | 第34页 |
·讨论 | 第34-36页 |
第三章 重组 H1N1 灭活疫苗的制备及保护力评价 | 第36-54页 |
摘要 | 第36-37页 |
·材料 | 第37页 |
·细胞、毒株及菌株 | 第37页 |
·SPF 鸡胚和实验动物 | 第37页 |
·试剂和仪器 | 第37页 |
·方法 | 第37-43页 |
·疫苗的制备 | 第37-38页 |
·动物实验 | 第38-40页 |
·小鼠实验 | 第38-39页 |
·猪实验 | 第39-40页 |
·终点稀释 ELISA 检测 IgG 抗体 | 第40-41页 |
·血凝抑制抗体及中和抗体的检测 | 第41-42页 |
·肺脏及鼻拭子病毒滴度测定 | 第42页 |
·小鼠体重变化 | 第42-43页 |
·小鼠肺组织病理学观察 | 第43页 |
·数据的统计学分析 | 第43页 |
·结果 | 第43-52页 |
·小鼠实验结果 | 第43-48页 |
·GD/PR8 特异性 IgG 抗体检测结果 | 第43-44页 |
·血凝抑制试验和中和试验结果 | 第44-45页 |
·小鼠肺脏滴定结果 | 第45-46页 |
·小鼠体重变化 | 第46-47页 |
·小鼠肺脏病理切片 | 第47-48页 |
·猪实验结果 | 第48-52页 |
·血清学检测结果 | 第48-49页 |
·猪组织病毒滴定结果 | 第49-50页 |
·猪肺脏病理观察 | 第50-52页 |
·讨论 | 第52-54页 |
第四章 全文结论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作者简历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