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2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2-16页 |
·绵羊肺炎支原体的研究进展 | 第12-14页 |
·分类地位及形态特征 | 第12页 |
·培养特性与生物学特征 | 第12-13页 |
·流行病学 | 第13-14页 |
·致病机理 | 第14页 |
·绵羊支原体肺炎疫苗的研究进展 | 第14-15页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5-16页 |
第二章 EF-Tu 基因的合成及重组蛋白免疫原性的验证 | 第16-26页 |
·材料 | 第16-18页 |
·菌株和血清 | 第16页 |
·质粒和主要试剂 | 第16页 |
·EF-Tu 基因的克隆及优化合成 | 第16页 |
·重组质粒的构建 | 第16-17页 |
·重组蛋白的表达 | 第17页 |
·重组蛋白的纯化 | 第17页 |
·Western-blot 检测 | 第17-18页 |
·EF-Tu 蛋白免疫小鼠 | 第18页 |
·ELISA 检测血清抗体 | 第18页 |
·实验结果 | 第18-25页 |
·EF-Tu 基因的克隆 | 第18-19页 |
·Mo EF-Tu 基因序列的分析 | 第19-21页 |
·重组质粒的鉴定 | 第21-22页 |
·重组蛋白的表达鉴定 | 第22-23页 |
·重组蛋白的纯化鉴定 | 第23页 |
·Western-blot 检测结果 | 第23-24页 |
·血清抗体检测结果 | 第24-25页 |
·讨论 | 第25-26页 |
第三章 EF-Tu、PDHA 和 Hsp70 表位的筛选 | 第26-38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6-27页 |
·实验动物 | 第26页 |
·主要试剂和仪器 | 第26页 |
·EF-Tu 和 PDHA T 细胞表位的预测及多肽合成 | 第26页 |
·EF-Tu 和 PDHA B 细胞表位的预测及多肽合成 | 第26页 |
·T 细胞表位的鉴定 | 第26页 |
·B 细胞表位的鉴定 | 第26-27页 |
·Hsp70 表位的筛选 | 第27页 |
·实验结果 | 第27-36页 |
·T-cell 表位的筛选 | 第27-30页 |
·B-cell 表位的筛选 | 第30-36页 |
·讨论 | 第36-38页 |
第四章 串联体的构建以及重组质粒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 第38-43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8-39页 |
·质粒 | 第38页 |
·主要试剂 | 第38页 |
·串联体的筛选及合成 | 第38页 |
·重组质粒的构建 | 第38页 |
·重组蛋白的表达鉴定 | 第38-39页 |
·重组蛋白的纯化 | 第39页 |
·Western-blot 检测 | 第39页 |
·实验结果 | 第39-42页 |
·串联体的筛选 | 第39-40页 |
·重组质粒的 PCR 及测序鉴定 | 第40页 |
·重组蛋白的表达鉴定 | 第40-41页 |
·重组蛋白的纯化 | 第41-42页 |
·Western-blot 检测结果 | 第42页 |
·讨论 | 第42-43页 |
第五章 重组蛋白免疫效果的评价 | 第43-48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43-44页 |
·菌株和血清 | 第43页 |
·质粒 | 第43页 |
·主要试剂 | 第43页 |
·实验动物 | 第43页 |
·重组蛋白免疫小鼠 | 第43页 |
·ELISA 检测血清抗体 | 第43-44页 |
·T 淋巴细胞增殖实验 | 第44页 |
·细胞因子 IFN-γ、IL-6 和 IL-10 的检测 | 第44页 |
·实验结果 | 第44-47页 |
·血清抗体的检测 | 第44页 |
·T 淋巴细胞增殖实验结果 | 第44-46页 |
·细胞因子 IFN-γ、IL-6 和 IL-10 的检测结果 | 第46-47页 |
·讨论 | 第47-48页 |
第六章 全文结论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
作者简历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