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通训定声》与汉语同族词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1 绪论 | 第10-21页 |
·课题概述 | 第10-11页 |
·前人研究综述 | 第11-18页 |
·课题选用的材料 | 第18-19页 |
·课题采用的理论和方法 | 第19-21页 |
2 朱骏声与《说文通训定声》 | 第21-26页 |
·朱骏声其人及成书背景 | 第21-22页 |
·《说文通训定声》一书 | 第22-26页 |
3 材料的计算机处理 | 第26-41页 |
·纸质文本的录入及勘误 | 第26-38页 |
·电子文本的处理及数据库的建模 | 第38-41页 |
4 《说文通训定声》与汉语同族词 | 第41-408页 |
·同族词概说 | 第41页 |
·《说文通训定声》编排体例与汉语同族词 | 第41-42页 |
·《说文通训定声》说解条例与汉语同族词 | 第42-398页 |
·“亦作”与汉语同族词 | 第42-98页 |
·“亦声”与汉语同族词 | 第98-249页 |
·“与某略同”与汉语同族词 | 第249-339页 |
·“以某为之”与汉语同族词 | 第339-351页 |
·“转注”与汉语同族词 | 第351-357页 |
·“假借”与汉语同族词 | 第357-364页 |
·“声训”与汉语同族词 | 第364-371页 |
·“後出”与汉语同族词 | 第371-398页 |
·小结与啟示 | 第398-408页 |
5 结语 | 第408-411页 |
·《说文通訓定聲》性質及其價值的重新定位 | 第408页 |
·本研究的織舰示 | 第408-409页 |
·本文的創新點 | 第409页 |
·本文的不践今後的研究展望 | 第409-411页 |
致谢 | 第411-412页 |
参考文献 | 第412-421页 |
附录Ⅰ: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42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