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副词构形重叠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3页 |
| ·现代汉语副词重叠研究综述 | 第9-11页 |
| ·选题意义和本课题采用的理论和方法 | 第11页 |
| ·研究目的和语料来源 | 第11-13页 |
| 第二章 副词构形重叠性质及范围的界定 | 第13-25页 |
| ·副词重叠相关概念的确定 | 第13-15页 |
| ·副词构形重叠范围的界定 | 第15-19页 |
| ·满足副词构形重叠的条件 | 第15-16页 |
| ·关于副词构形重叠范围的具体讨论 | 第16-19页 |
| ·现代汉语中副词构形重叠的数量统计 | 第19-22页 |
| ·副词构形重叠形式语义功能分类 | 第22-25页 |
| 第三章 副词构形重叠的句法特征 | 第25-31页 |
| ·副词构形重叠的句类分布 | 第25-26页 |
| ·在陈述句中的分布 | 第25页 |
| ·在感叹句中的分布 | 第25-26页 |
| ·在疑问句中的分布 | 第26页 |
| ·在祈使句中的分布 | 第26页 |
| ·副词构形重叠的句中位序 | 第26-29页 |
| ·紧贴谓语中心语 | 第26-27页 |
| ·位于其他状语之前 | 第27页 |
| ·位于介词短语之前 | 第27页 |
| ·作句首状语 | 第27-28页 |
| ·位于句末 | 第28页 |
| ·修饰名词或名词性短语 | 第28-29页 |
| ·副词构形重叠对于带“de”的选择 | 第29-31页 |
| 第四章 副词构形重叠的语义特征 | 第31-37页 |
| ·副词构形重叠与主观量 | 第31-33页 |
| ·副词构形重叠的语义特征 | 第33-34页 |
| ·词义特征 | 第33页 |
| ·表义功用特征 | 第33-34页 |
| ·副词构形重叠形式的义项变化 | 第34-37页 |
| ·义项的缺失 | 第34页 |
| ·义项的增添 | 第34-35页 |
| ·义项的偏重 | 第35-37页 |
| 第五章 副词构形重叠的语用特征 | 第37-41页 |
| ·口气 | 第37-39页 |
| ·归结口气 | 第37页 |
| ·确认口气 | 第37-38页 |
| ·惊异口气 | 第38页 |
| ·偏执口气 | 第38-39页 |
| ·语体风格 | 第39-41页 |
| 第六章 结语 | 第41-43页 |
| 参考文献 | 第43-45页 |
| 附录 A: 现代汉语重叠式副词数量统计 | 第45-47页 |
| 附录 B: 现代汉语副词构形重叠数量统计 | 第47-49页 |
| 附录 C: 现代汉语副词数量统计 | 第49-53页 |
| 致谢 | 第53-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