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38页 |
1.1 研究目的及主要内容 | 第15-19页 |
1.1.1 水泥混凝土的收缩开裂问题 | 第15-16页 |
1.1.2 水泥混凝土道面伸缩缝问题 | 第16-18页 |
1.1.3 技术路线及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1.2 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 | 第19-33页 |
1.2.1 聚丙烯纤维增强混凝土 | 第19-22页 |
1.2.2 膨胀混凝土 | 第22-27页 |
1.2.3 纤维增强膨胀混凝土 | 第27-28页 |
1.2.4 道面混凝土 | 第28-33页 |
参考文献 | 第33-38页 |
第二章 水泥混凝土道面大板技术的材料学问题分析 | 第38-54页 |
2.1 水泥混凝土道面使用性能退化原因 | 第38-39页 |
2.2 提高道面水泥混凝土使用性能的材料学问题 | 第39-44页 |
2.2.1 高性能道面混凝土的内涵 | 第39-41页 |
2.2.2 高性能道面混凝土结构特征 | 第41-43页 |
2.2.3 道面混凝土的组成材料 | 第43-44页 |
2.3 放大道面板尺寸的材料学问题 | 第44-48页 |
2.4 道面水泥混凝土高性能化和放大道面板尺寸的技术途径 | 第48-50页 |
2.5 小结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
第三章 聚丙烯纤维增强膨胀混凝土配合比 | 第54-70页 |
3.1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 第54-62页 |
3.1.1 试验设计 | 第54-56页 |
3.1.2 原材料及配比 | 第56-57页 |
3.1.3 结果与讨论 | 第57-62页 |
3.2 混凝土最优原料组合及配比 | 第62-63页 |
3.2.1 最优原料组合 | 第62-63页 |
3.2.2 最优配合比及性能 | 第63页 |
3.3 道面混凝土配合比试验 | 第63-66页 |
3.3.1 试验设计 | 第64页 |
3.3.2 结果与讨论 | 第64-66页 |
3.4 小结 | 第66-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0页 |
第四章 聚丙烯纤维增强膨胀混凝土的变形性能 | 第70-90页 |
4.1 聚丙烯纤维增强膨胀混凝土硬化体的变形 | 第70-77页 |
4.1.1 混凝土收缩变形的种类 | 第70-72页 |
4.1.2 纤维增强膨胀混凝土硬化体的变形 | 第72-76页 |
4.1.3 纤维和膨胀剂对硬化混凝土变形的影响规律 | 第76-77页 |
4.2 聚丙烯纤维增强膨胀混凝土的塑性变形 | 第77-83页 |
4.2.1 混凝土的塑性收缩 | 第77-78页 |
4.2.2 混凝土塑性收缩开裂的研究方法 | 第78-80页 |
4.2.3 纤维与膨胀剂复合对砂浆抗裂性能的影响 | 第80-83页 |
4.3 聚丙烯纤维及膨胀剂减小混凝土收缩变形的机理 | 第83-86页 |
4.3.1 纤维和膨胀剂单独作用对混凝土变形的影响 | 第84-85页 |
4.3.2 纤维和膨胀剂对混凝土变形影响的复合效应 | 第85-86页 |
4.4 小结 | 第86-88页 |
参考文献 | 第88-90页 |
第五章 聚丙烯纤维增强膨胀混凝土力学及耐久性能 | 第90-104页 |
5.1 试验设计 | 第90-93页 |
5.1.1 混凝土配合比及原材料 | 第90-91页 |
5.1.2 试验内容与试验方法 | 第91-93页 |
5.2 聚丙烯纤维增强膨胀混凝土的力学性能 | 第93-94页 |
5.3 聚丙烯纤维增强膨胀混凝土耐久性能 | 第94-97页 |
5.4 聚丙烯纤维及膨胀剂对混凝土力学及耐久性能影响机理 | 第97-100页 |
5.4.1 纤维和膨胀剂单独作用对混凝土力学及耐久性能影响 | 第97-100页 |
5.4.2 纤维和膨胀剂对混凝土力学及耐久性能影响的复合效应 | 第100页 |
5.5 小结 | 第100-102页 |
参考文献 | 第102-104页 |
第六章 聚丙烯纤维增强膨胀混凝土结构特征 | 第104-125页 |
6.1 聚丙烯纤维增强膨胀混凝土的孔结构 | 第104-116页 |
6.1.1 混凝土孔结构的表征方法 | 第105-106页 |
6.1.2 混凝土交流阻抗谱的测定 | 第106-109页 |
6.1.3 汞压力法测孔 | 第109-115页 |
6.1.4 结果分析 | 第115-116页 |
6.2 聚丙烯纤维增强膨胀混凝土的界面结构 | 第116-121页 |
6.2.1 纤维与混凝土的界面粘结 | 第117-119页 |
6.2.2 纤维增强膨胀混凝土界面结构 | 第119-121页 |
6.3 小结 | 第121-123页 |
参考文献 | 第123-125页 |
第七章 聚丙烯纤维增强膨胀混凝土在道面工程中的应用 | 第125-158页 |
7.1 过往停机坪试验段 | 第125-138页 |
7.1.1 试验方案 | 第125-127页 |
7.1.2 原材料及混凝土配合比 | 第127-128页 |
7.1.3 结果与讨论 | 第128-138页 |
7.2 加油坪试验段 | 第138-141页 |
7.2.1 试验方案 | 第138页 |
7.2.2 原材料及混凝土配合比 | 第138-139页 |
7.2.3 结果与讨论 | 第139-141页 |
7.3 跑道大尺寸道面板的应用 | 第141-144页 |
7.3.1 原材料及混凝土配合比 | 第141-142页 |
7.3.2 混凝土强度 | 第142页 |
7.3.3 道面板缩缝宽度测量 | 第142-144页 |
7.4 大尺寸道面板板体应变 | 第144-155页 |
7.4.1 板体应变测量方法及原理 | 第146-148页 |
7.4.2 应变计参数 | 第148-149页 |
7.4.3 应变计埋设 | 第149页 |
7.4.4 测量结果及分析 | 第149-155页 |
7.5 小结 | 第155-157页 |
参考文献 | 第157-158页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58-163页 |
8.1 结论 | 第158-160页 |
8.1.1 大尺寸水泥混凝土道面板的材料设计 | 第158页 |
8.1.2 聚丙烯纤维增强膨胀混凝土的性能与结构 | 第158-160页 |
8.1.3 聚丙烯纤维增强膨胀混凝土大尺寸道面板的性能 | 第160页 |
8.2 展望 | 第160-163页 |
作者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 | 第163-165页 |
致谢 | 第165-166页 |
附录 | 第166-1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