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校长课程评价能力提升研究--基于课程领导的视角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第一章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1-19页 |
一、导论 | 第11-15页 |
(一) 评价监控对学校变革的重要意义 | 第12-13页 |
(二) 以提高教育质量为目的的评价改革背景 | 第13页 |
(三) 提倡证据驱动决策的地区教育改革背景 | 第13-15页 |
二、基于数据的选题论证 | 第15-19页 |
(一) 学校发展重点 | 第15-16页 |
(二) 管理体制革新是学校改革成功的关键 | 第16-17页 |
(三) 评价改革是学校课程改革的突破口 | 第17-19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9-33页 |
一、教育评价学视野中的课程评价研究 | 第19-24页 |
(一) 课程评价历史发展 | 第19-21页 |
(二) 课程评价概念内涵 | 第21-24页 |
二、课程领导与课程评价 | 第24-33页 |
(一) 课程领导的历史发展 | 第24-25页 |
(二) 课程领导的概念内涵 | 第25-28页 |
(三) 课程领导角色研究 | 第28-30页 |
(四) 校长课程评价领导研究 | 第30-33页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第33-45页 |
一、研究框架 | 第33-34页 |
二、研究问题阐述 | 第34-35页 |
(一) 现状调查 | 第34页 |
(二) 访谈研究 | 第34-35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35-45页 |
(一) 文献分析法 | 第35页 |
(二) 问卷调查法 | 第35-42页 |
(三) 访谈研究法 | 第42-45页 |
第四章 学校课程评价与课程领导调查结果分析 | 第45-67页 |
一、调查结果总体分析 | 第45-56页 |
(一) 课程评价是什么 | 第45-47页 |
(二) 学校课程评价实践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47-49页 |
(三) 学校课程领导力发展诉求 | 第49-52页 |
(四) 校长课程领导责任指向学校核心变革要素 | 第52-54页 |
(五) 课程领导实务实践水平较高 | 第54-55页 |
(六) 具有变革意义的课程领导职责实践水平不高 | 第55-56页 |
二、不同学校个体调查结果分析 | 第56-67页 |
(一) X小学调查结果分析 | 第56-60页 |
(二) D小学调查结果分析 | 第60-62页 |
(三) N小学调查结果分析 | 第62-64页 |
(四) 总述 | 第64-67页 |
第五章 D小学校长访谈内容分析 | 第67-75页 |
一、访谈内容的语义网络分析 | 第67-70页 |
二、校长课程评价实践行为与意义阐释 | 第70-75页 |
(一) 特色与课程建设 | 第70-71页 |
(二) 学校发展困境 | 第71-72页 |
(三) 学校课程评价现状 | 第72-73页 |
(四) 课程评价与课程领导关系认识 | 第73-74页 |
(五) 对当前评价改革的认知 | 第74-75页 |
第六章 校长课程评价能力提升策略分析 | 第75-89页 |
一、学校课程评价发展困境分析 | 第75-77页 |
(一) 领导角色不明晰 | 第75页 |
(二) 课程评价概念不清晰 | 第75-76页 |
(三) 评价理念与技术不足 | 第76页 |
(四) 评价的实效性不高 | 第76-77页 |
二、校长课程评价能力建设基本策略 | 第77-80页 |
(一) 明确校长的质量责任意识 | 第77页 |
(二) 确立评价的全程意识 | 第77页 |
(三) 完善评价知能结构 | 第77-78页 |
(四) 建立评价与教师专业发展的关联性 | 第78页 |
(五) 建立评价与教师绩效之间的关联性 | 第78-79页 |
(六) 建立学校课程质量标准 | 第79页 |
(七) 培育课程评价改革的文化氛围 | 第79-80页 |
三、证据驱动决策——提升课程评价能力的关键策略 | 第80-89页 |
(一) 证据驱动决策——建立评价与决策的意义关联 | 第80-86页 |
(二) 发展学校课程评价的行动理论 | 第86-89页 |
附录 | 第89-101页 |
附录1:学校课程评价与课程领导现状调查校长问卷 | 第89-95页 |
附录2:学校课程评价与课程领导现状调查教师问卷 | 第95-101页 |
参考文献 | 第101-106页 |
后记 | 第10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