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论文

我国地方政府大部门体制改革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第1章 引言第10-21页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0-13页
     ·研究背景第10-11页
     ·研究意义第11-13页
   ·文献综述第13-17页
     ·国外文献综述第13-15页
     ·国内文献综述第15-17页
   ·研究的思路、框架和方法第17-21页
     ·研究的思路第17-18页
     ·研究的框架第18页
     ·研究的方法第18-19页
     ·可能的创新点第19-21页
第2章 地方政府大部门体制改革的理论分析第21-34页
   ·基本概念界定第21-22页
     ·地方政府第21页
     ·大部门体制第21-22页
   ·地方政府大部门体制的理论基础第22-26页
     ·新公共管理理论第22-23页
     ·管理层次和幅度理论第23-24页
     ·扁平化组织理论第24-25页
     ·“无缝隙政府”理论第25页
     ·服务型政府理论第25-26页
   ·地方政府大部门体制改革的原因第26-29页
     ·大部门体制改革是完善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第26-27页
     ·大部门体制改革是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的内在需求第27-28页
     ·大部门体制改革是降低行政成本的必然选择第28页
     ·大部门体制改革是地方政府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必然趋势第28-29页
     ·大部门体制改革是建设高效服务型政府的迫切要求第29页
   ·地方政府大部门体制改革的主要目标及作用第29-30页
     ·地方政府大部门体制改革的目标第29-30页
     ·地方政府推行大部门体制的作用第30页
   ·地方政府大部门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第30-34页
     ·职能整合与机构合并第30-31页
     ·政府部门执行机制改革第31-32页
     ·政府部门服务机制改革第32-33页
     ·政府部门监督机制改革第33-34页
第3章 我国地方政府大部门体制改革的实践第34-43页
   ·我国地方政府大部门体制改革的阶段第34-36页
     ·地方政府大部门体制改革尝试与探索阶段第34页
     ·地方政府大部门体制的启动与实施阶段第34-35页
     ·地方政府大部门体制的深入推进阶段第35-36页
   ·地方政府大部门体制改革的模式第36-39页
     ·“多牌同挂”的随州模式第36-37页
     ·“单部门突破”的成都模式第37页
     ·“专委会”的富阳模式第37页
     ·“社会管理”的北京模式第37页
     ·“行政三分”的深圳模式第37-38页
     ·“党政联动”的顺德模式第38-39页
   ·地方政府大部门体制改革的取得的基本成效第39-41页
     ·大行业、大系统的管理格局基本形成第39页
     ·地方政府机构精简效果明显第39-40页
     ·初现公共服务型政府的特点第40页
     ·改革模式多样化特征明显第40-41页
   ·地方政府大部门体制改革的存在问题分析第41-43页
     ·大部门体制改革将面临职责同构的困境第41页
     ·大部门体制改革将受到部门利益的困扰第41-42页
     ·大部门体制改革将面对部门监督的难题第42页
     ·大部门体制改革将面临中央与地方权限如何划分的课题第42-43页
第4章 地方政府大部门体制度改革的个案分析——深圳市大部门体制改革第43-52页
   ·深圳大部门体制改革的探索历程第43-44页
     ·具有大部门体制改革性质的探索阶段第43-44页
     ·深圳大部门体制改革探索阶段第44页
   ·深圳大部门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第44-47页
     ·大部门体制改革前,深圳机构设置情况第45页
     ·2009 年深圳大部门体制改革部门设置情况第45-47页
   ·深圳市大部门体制改革的基本成效第47-48页
     ·实现了三大转变第47页
     ·建立起四大体制机制第47-48页
     ·基本实现党政分开、政企分开第48页
     ·初现大部门体制的机构设置特点第48页
   ·深圳市大部门体制改革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第48-50页
     ·决策权相对分散,政府职能缺乏有机统一第48-49页
     ·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相互制约与协调机制仍不顺畅第49页
     ·部门职能交叉依然存在,问责难以落实第49页
     ·政府职能转变不彻底,政府“越位”和“缺位”同时存在第49-50页
   ·深圳大部门体制改革的经验与启示第50-52页
     ·坚持“内涵式”的改革路径第50页
     ·改革的重点是合理设置政府机构,理顺部门间职能关系第50-51页
     ·改革要与政府工作方式和管理机制创新相结合第51页
     ·改革要与“公共治理”相结合第51页
     ·改革要与阳光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建设相结合第51-52页
第5章 西方地方政府及香港大部门体制经验与启示第52-56页
   ·西方地方政府的大部门体制第52-53页
     ·伦敦市大部门体制设置情况第52页
     ·新加坡大部门体制设置情况第52-53页
   ·香港大部门体制设置情况第53页
   ·国外地方政府及香港大部门体制改革的经验与启示第53-56页
     ·决策机构相对集中、监督机构相对独立第53-54页
     ·在职能整合的基础上设置政府机构第54页
     ·合理划分事权第54页
     ·转变政府职能是关键第54-55页
     ·坚持渐进式改革原则第55页
     ·良好的公共治理和基层自治第55-56页
第6章 完善地方政府大部门体制改革的政策建议第56-60页
   ·理顺政府、社会与市场的关系,切实转变政府职能第56-57页
     ·科学界定政府与市场的界限第56页
     ·科学界定政府与社会的界限第56-57页
   ·制定改革总体规划,统筹协调,扎实推进第57-58页
   ·理顺决策、执行、监督关系,优化部门职能结构配置第58页
   ·因地制宜,优化地方政府组织机构第58-59页
   ·加强法制建设,确保改革成果第59-60页
结论第60-61页
参考文献第61-64页
致谢第64-65页
附录第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少数民族自治区域居民政治参与研究--以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为例
下一篇:中部地区服务型政府构建的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