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9页 |
| 导论 | 第9-25页 |
| (一) 研究缘起 | 第9-12页 |
| (二) 概念界定 | 第12-14页 |
| (三)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4-22页 |
| (四) 研究设计 | 第22-25页 |
| 一、美国初任教师入职指导的历史发展 | 第25-29页 |
| (一) 美国初任教师入职指导的萌芽 | 第25页 |
| (二) 美国初任教师入职指导的产生 | 第25-26页 |
| (三) 美国初任教师入职指导的发展 | 第26-29页 |
| 二、美国初任教师入职指导主要模式阐释 | 第29-35页 |
| (一) 合作式入职指导模式 | 第29-31页 |
| (二) 评估式入职指导模式 | 第31-32页 |
| (三) 主体式入职指导模式 | 第32-35页 |
| 三、佐治亚州主体式教学导师模式实施个案研究 | 第35-41页 |
| (一) 背景介绍 | 第35页 |
| (二) 模式运作 | 第35-39页 |
| (三) 模式特征 | 第39-40页 |
| (四) 结果分析 | 第40-41页 |
| 四、美国初任教师入职指导模式可借鉴性分析 | 第41-47页 |
| (一) 美国初任教师入职指导模式理论基础的普遍性 | 第41-42页 |
| (二) 中美初任教师入职指导模式效力的同质性 | 第42-44页 |
| (三) 美国初任教师入职指导模式的指导借鉴性 | 第44-45页 |
| (四) 美国初任教师入职指导模式保障条件的可行性 | 第45-47页 |
| 五、改进我国中小学初任教师入职指导模式的建议 | 第47-51页 |
| (一) 建立初任教师的入职标准 | 第47页 |
| (二) 严格指导教师的选拔标准和培训环节 | 第47-48页 |
| (三) 发挥初任教师入职指导模式中关键人物的主体性 | 第48页 |
| (四) 建立初任教师入职指导模式的法律法规保障体系 | 第48-49页 |
| (五) 完善初任教师入职指导模式的多方合作的支持体系 | 第49页 |
| (六) 健全初任教师入职指导模式的全面的评估体系 | 第49-51页 |
| 结语 | 第51-53页 |
| 参考文献 | 第53-61页 |
| 附录 | 第61-77页 |
| 致谢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