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3页 |
插图索引 | 第13-14页 |
附表索引 | 第14-1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6-23页 |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6-18页 |
·选题背景 | 第16-18页 |
·选题意义 | 第18页 |
·研究思路及研究内容 | 第18-20页 |
·研究思路 | 第18-19页 |
·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研究创新 | 第20-23页 |
第2章 人力资本与经济收敛的理论综述 | 第23-46页 |
·技术扩散理论 | 第23-25页 |
·新古典经济收敛模型 | 第25-30页 |
·巴罗绝对经济收敛模型 | 第25-26页 |
·基本的索罗条件收敛模型 | 第26-28页 |
·扩展的索罗条件收敛模型 | 第28-30页 |
·内生经济收敛模型 | 第30-34页 |
·内生经济增长模型 | 第30-33页 |
·内生经济收敛模型 | 第33-34页 |
·人力资本与经济收敛的研究综述 | 第34-45页 |
·国外研究综述 | 第36-41页 |
·国内研究 | 第41-45页 |
·小结 | 第45-46页 |
第3章 人力资本的构成及其度量 | 第46-59页 |
·人力资本的构成 | 第46-47页 |
·人力资本的度量 | 第47-59页 |
·指标法 | 第48页 |
·Barro 和 Lee 人力资本估算法 | 第48-50页 |
·收入法 | 第50-56页 |
·成本法 | 第56-57页 |
·特征法 | 第57-58页 |
·其他 | 第58页 |
·小结 | 第58-59页 |
第4章 人力资本与经济收敛现状分析 | 第59-82页 |
·中国省际和地区经济发展现状 | 第59-64页 |
·中国省际和地区收入水平现状 | 第59-62页 |
·中国省际和地区经济增长差异 | 第62-64页 |
·中国省际和地区人力资本分布现状 | 第64-81页 |
·中国省际和地区人口教育现状 | 第65-74页 |
·中国省际和地区人口工作培训和健康现状 | 第74-76页 |
·中国省际和地区人口迁移现状 | 第76-79页 |
·中国省际和地区人力资本存量现状—基于 Jorgenson-Fraumeni 终生收入法测算结果 | 第79-81页 |
·小结 | 第81-82页 |
第5章 人力资本与经济收敛—基于多种人力资本度量指标的实证分析 | 第82-92页 |
·模型构建和数据分析 | 第82-84页 |
·回归结果及其分析 | 第84-91页 |
·小结 | 第91-92页 |
第6章 人力资本与经济收敛—基于分组回归的实证分析 | 第92-104页 |
·数据分析 | 第92-96页 |
·回归结果及分析 | 第96-103页 |
·分地区回归分析 | 第96-100页 |
·分增长区间回归分析 | 第100-103页 |
·小结 | 第103-104页 |
第7章 经济收敛过程中的人力资本门槛效应研究 | 第104-121页 |
·模型构建与检验 | 第105-114页 |
·简单的门槛模型 | 第105-106页 |
·Hansen(1999)门槛效应模型 | 第106-110页 |
·数据分析 | 第110-114页 |
·实证结果及分析 | 第114-119页 |
·简单门槛效应模型结果 | 第114-116页 |
·Hansen 门槛模型回归结果 | 第116-119页 |
·小结 | 第119-121页 |
第8章 人力资本与经济收敛—基于非参数和半参数模型的探讨 | 第121-144页 |
·模型构建和回归方法 | 第123-129页 |
·非参数模型构建 | 第123-125页 |
·半参数模型构建 | 第125-129页 |
·回归结果及分析 | 第129-143页 |
·非参数经济收敛模型回归结果 | 第129-138页 |
·半参数经济收敛模型回归结果 | 第138-143页 |
·小结 | 第143-144页 |
第9章 结论及政策建议 | 第144-150页 |
·结论 | 第144-146页 |
·政策建议 | 第146-150页 |
·转变经济发展观念,坚持以人力资本为导向的发展战略 | 第146页 |
·从比较优势出发,鼓励和帮助中西部地区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力度 | 第146-147页 |
·构建完善的人力资本制度体系,提高人力资本培养质量和利用效率 | 第147-150页 |
参考文献 | 第150-166页 |
致谢 | 第166-167页 |
附录A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情况 | 第1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