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思想政治课学习倦怠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绪论 | 第10-16页 |
(一)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 问题的提出 | 第10页 |
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二) 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2. 国内研究状况 | 第12-13页 |
(三)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13-16页 |
1. 研究思路 | 第13-14页 |
2. 研究方法 | 第14-16页 |
一、中学生思想政治课学习倦怠特征及影响 | 第16-20页 |
(一) 中学生学习倦怠的内涵 | 第16-17页 |
(二) 中学生思想政治课学习倦怠的表现与影响 | 第17-20页 |
1. 中学生思想政治课学习倦怠的表现 | 第17-18页 |
2. 中学生思想政治课学习倦怠的影响 | 第18-20页 |
二、中学生思想政治课学习倦怠的原因分析 | 第20-28页 |
(一) 中学生学习自我效能感较低 | 第20-21页 |
1. 学习信心不足 | 第20页 |
2. 学习挫折归因不当 | 第20-21页 |
3. 学习压力过大,学生过度焦虑 | 第21页 |
(二) 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实效性欠缺 | 第21-24页 |
1. 重知识轻能力,重教法轻学法 | 第22页 |
2. 教学内容设置不合理 | 第22-23页 |
3. 教学方法生硬僵化 | 第23-24页 |
4. 评价体系的单一化 | 第24页 |
(三) 思想政治课接受环境不和谐 | 第24-28页 |
1. 社会环境日益复杂 | 第25页 |
2. 人际环境不和谐 | 第25-28页 |
三、缓解中学生思想政治课学习倦怠的途径与对策分析 | 第28-36页 |
(一) 提高学生的学业自我效能感 | 第28-29页 |
1. 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增强自信心 | 第28-29页 |
2. 改变低自我效能学生的归因方式 | 第29页 |
3.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 第29页 |
(二) 提高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 第29-33页 |
1. 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 | 第30-31页 |
2. 提高教学内容的时代感和公信力 | 第31页 |
3. 实现教学方式的多样化 | 第31-32页 |
4. 实现评价方式的多样化 | 第32-33页 |
(三) 营造和谐的教育环境 | 第33-36页 |
1. 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 第33-34页 |
2. 营造和谐的校园氛围 | 第34-35页 |
3. 充分利用社会资源 | 第35-36页 |
四、结束语 | 第36-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0页 |
致谢 | 第40-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