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型城镇化的资阳市土地利用综合评价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目录 | 第7-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5页 |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0页 |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10-13页 |
·国内外城镇化研究综述 | 第10-11页 |
·国内外土地利用评价研究综述 | 第11-13页 |
·论文研究内容 | 第13页 |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13-15页 |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技术路线 | 第14-15页 |
第2章 相关基础理论 | 第15-22页 |
·新型城镇化的内涵 | 第15-16页 |
·新型城镇化的提出 | 第15页 |
·新型城镇化的要求 | 第15-16页 |
·新型城镇化与传统城镇化的区别 | 第16页 |
·新型城镇化与土地利用评价的关系 | 第16-17页 |
·土地利用评价的相关理论 | 第17-22页 |
·地租理论 | 第17页 |
·生态经济学理论 | 第17-18页 |
·人地关系理论 | 第18-19页 |
·系统理论 | 第19页 |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19-22页 |
第3章 土地利用评价体系的构建 | 第22-32页 |
·土地利用评价模型的选取及评价指标确定原则 | 第22-23页 |
·土地利用评价模型的选取 | 第22-23页 |
·土地利用评价指标的确定原则 | 第23页 |
·新型城镇化的土地利用评价因子分析 | 第23-25页 |
·人性化评价因子 | 第23-24页 |
·生态化评价因子 | 第24页 |
·集约化评价因子 | 第24-25页 |
·高效化评价因子 | 第25页 |
·土地利用评价体系的构建 | 第25-32页 |
·土地利用评价体系框架 | 第25-26页 |
·土地利用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26-29页 |
·土地利用评价指标评分标准 | 第29-32页 |
第4章 资阳市土地利用综合评价 | 第32-45页 |
·资阳市概况 | 第32-35页 |
·自然条件 | 第32-33页 |
·社会经济条件 | 第33-35页 |
·资阳市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 第35-37页 |
·资阳市土地利用现状 | 第35-36页 |
·资阳市土地利用特点分析 | 第36-37页 |
·新型城镇化下资阳市土地利用评价 | 第37-44页 |
·人性化相关指标评价 | 第38-40页 |
·生态化相关指标评价 | 第40-42页 |
·集约化相关指标评价 | 第42-43页 |
·高效化相关指标评价 | 第43-44页 |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5章 资阳市土地利用对策及建议 | 第45-49页 |
·加强监督力度,融入人性管理 | 第45-46页 |
·建立生态节约型的消费模式 | 第46-47页 |
·建立集约的土地利用机制 | 第47页 |
·优化用地布局,提高用地效率 | 第47-49页 |
结论 | 第49-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