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轻工业、手工业论文--纺织工业、染整工业论文--染整工业论文--整理论文--整理用剂论文

壳聚糖/两性表面活性剂—艾蒿油微胶囊的研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9页
目录第9-12页
1 文献综述第12-25页
   ·微胶囊技术在纺织品上的应用第12-16页
     ·相变材料第12页
     ·芳香整理第12-15页
     ·彩饰和热变色微胶囊第15页
     ·阻燃剂第15页
     ·防伪造第15-16页
     ·脂质体第16页
     ·其他方面的应用第16页
   ·纺织品常用抗菌剂及微胶囊抗菌剂概念的提出第16-17页
   ·制备微胶囊抗菌剂的原理及方法第17-19页
     ·界面聚合法第17-18页
     ·复合凝聚法第18页
     ·单凝聚法第18-19页
   ·国内外微胶囊抗菌剂的研究进展第19-21页
     ·国外微胶囊抗菌剂的研究进展第19-20页
     ·国内微胶囊抗菌剂的研究进展第20-21页
   ·微胶囊抗菌剂制备中存在的问题第21-22页
   ·本课题的提出第22-25页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第22-23页
     ·研究内容第23-24页
     ·预期的成果第24-25页
2 水溶性壳聚糖的制备第25-33页
   ·实验原料与主要仪器第25页
   ·水溶性壳聚糖的制备试验第25-27页
     ·壳聚糖降解第25页
     ·壳聚糖特性黏度的测定第25-27页
     ·壳聚糖 D.D 的测定第27页
     ·壳聚糖粘均分子量的计算第27页
   ·结果与讨论第27-33页
     ·冰醋酸用量对壳聚糖分子量的影响第28-29页
     ·双氧水用量对壳聚糖相对分子质量的影响第29页
     ·壳聚糖浓度对降解壳聚糖相对分子质量的影响第29-30页
     ·反应时间对降解壳聚糖相对分子质量的影响第30-31页
     ·反应温度对降解壳聚糖相对分子质量的影响第31页
     ·壳聚糖脱乙酰度和分子量之间的关系第31-33页
3 稳定艾蒿油乳液的制备第33-40页
   ·实验原料与仪器第33页
   ·艾蒿油乳液制备第33-34页
     ·乳液稳定性测定第33-34页
     ·乳液分布观测第34页
   ·结果与讨论第34-39页
     ·乳化温度对乳液稳定性的影响第34页
     ·搅拌速度对乳液稳定性的影响第34-35页
     ·乳化时间对乳液稳定性的影响第35-37页
     ·乳化剂用量对乳液稳定性的影响第37页
     ·乳化剂配比对乳液稳定性能的影响第37-38页
     ·乳液分布及形态第38-39页
   ·小结第39-40页
4 壳聚糖/两性表面活性剂-艾蒿油微胶囊的制备第40-50页
   ·实验原料与仪器第40页
   ·复凝聚法制备艾蒿油微胶囊第40-42页
     ·壳聚糖与 N-十二烷基亚氨基二丙酸二钠的复凝聚反应第40页
     ·微胶囊的制备第40-41页
     ·微胶囊的缓释性能检测第41-42页
   ·结果与讨论第42-49页
     ·壳聚糖与 N-十二烷基亚氨基二丙酸二钠比例的确定第42页
     ·复凝聚 pH 值的确定第42-43页
     ·芯壁比对微胶囊性能的影响第43页
     ·系统浓度对微胶囊性能的影响第43-44页
     ·复凝聚搅拌速度对微胶囊性能的影响第44-45页
     ·复凝聚温度对微胶囊性能的影响第45-46页
     ·乙二醛用量对微胶囊性能的影响第46-47页
     ·固化时间对微胶囊性能的影响第47-48页
     ·微胶囊的缓释性能第48页
     ·微胶囊外观形态及粒径大小第48-49页
   ·小结第49-50页
5 微胶囊抗菌性能检测第50-57页
   ·实验原料与仪器第50页
   ·抗菌整理第50-52页
     ·抗菌效果检测第50-51页
     ·耐洗性检测第51-52页
   ·结果与讨论第52-56页
     ·抑菌圈法第52-53页
     ·振荡烧瓶法第53-55页
     ·抗菌耐水洗性检测第55-56页
   ·小结第56-57页
6 结论第57-58页
7 本论文创新之处第58-59页
致谢第59-60页
参考文献第60-65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65-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型造纸高浓磨浆机的研究与设计
下一篇:梨酒专用酵母的筛选及工程菌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