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造纸高浓磨浆机的研究与设计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符号说明 | 第8-10页 |
目录 | 第10-12页 |
1 绪论 | 第12-16页 |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2-13页 |
·磨浆设备的现状及发展 | 第13-14页 |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4-16页 |
·主要内容 | 第14-15页 |
·技术难点和拟采取的解决办法 | 第15页 |
·课题的创新点 | 第15-16页 |
2 磨浆机理 | 第16-28页 |
·磨浆 | 第16-17页 |
·磨浆机理 | 第17-22页 |
·磨浆对纤维的作用 | 第18-19页 |
·磨浆方法 | 第19-22页 |
·磨浆浓度的比较 | 第22-24页 |
·低浓磨浆 | 第22页 |
·中浓磨浆 | 第22-23页 |
·高浓磨浆 | 第23-24页 |
·磨浆设备 | 第24-27页 |
·圆盘磨浆机和锥形磨浆机 | 第24-26页 |
·三锥双流式磨浆机 | 第26-27页 |
·小结 | 第27-28页 |
3 磨浆机主要结构的设计 | 第28-48页 |
·磨浆工艺的选择 | 第28-33页 |
·磨浆浓度 | 第29-30页 |
·打浆比压 | 第30-31页 |
·磨浆时间 | 第31页 |
·磨浆温度 | 第31-33页 |
·浆料通过量 | 第33页 |
·纤维原料 | 第33页 |
·磨盘的设计 | 第33-44页 |
·磨齿 | 第33-37页 |
·有效磨浆面积(EFA) | 第37-38页 |
·磨盘锥度 | 第38-41页 |
·挡板的设计 | 第41-42页 |
·磨盘间隙 | 第42-43页 |
·磨盘结构设计 | 第43-44页 |
·磨盘材料 | 第44页 |
·磨浆机主要部件的选择 | 第44-46页 |
·小结 | 第46-48页 |
4 各因素对磨浆性能的影响 | 第48-62页 |
·纤维素酶对磨浆质量和能量消耗的影响 | 第48-51页 |
·磨浆原料对纸浆和纸张性能的影响 | 第51-59页 |
·原材料 | 第51页 |
·试验系统 | 第51-53页 |
·试验结果与讨论 | 第53-59页 |
·结论 | 第59页 |
·其他因素对磨浆性能的影响 | 第59-60页 |
·蒸汽对磨浆性能的影响 | 第59-60页 |
·磨盘转速对磨浆性能的影响 | 第60页 |
·小结 | 第60-62页 |
5 高浓磨浆过程力学与能耗模型的建立与分析 | 第62-74页 |
·磨浆机理的研究现状 | 第62-65页 |
·著名机理假说 | 第62-64页 |
·高浓磨浆过程数学模型的研究现状 | 第64-65页 |
·高浓磨浆过程力学模型的建立与分析 | 第65-68页 |
·力学模型建立的意义 | 第65页 |
·力学模型建立的条件 | 第65-66页 |
·浆料在高浓磨浆中的受力分析 | 第66-67页 |
·高浓磨浆过程中力学模型的建立 | 第67-68页 |
·高浓磨浆过程能耗模型的建立与分析 | 第68-72页 |
·能耗模型建立的意义与条件 | 第68-69页 |
·高浓磨浆过程中能耗的组成 | 第69-71页 |
·高浓磨浆过程中能耗模型的建立 | 第71页 |
·能耗模型的应用实例 | 第71-72页 |
·小结 | 第72-74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74-76页 |
·工作总结 | 第74页 |
·前景展望 | 第74-76页 |
致谢 | 第76-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2页 |
附录 | 第82-8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目录 | 第84-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