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引言 | 第6-8页 |
一、机动车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责任主体的概念分析 | 第8-11页 |
(一) 机动车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责任主体的称谓演变 | 第8-9页 |
(二) 机动车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责任主体的内涵 | 第9-11页 |
二、机动车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责任主体的认定标准 | 第11-17页 |
(一) 国内外的主要认定标准 | 第11-14页 |
1. 国外的认定标准 | 第11-13页 |
2. 我国实践中的认定标准 | 第13-14页 |
(二) 笔者的认定标准——运行支配 | 第14-17页 |
三、特殊情形下机动车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责任主体的认定 | 第17-27页 |
(一) 《侵权责任法》规定的特殊情形 | 第17-22页 |
1. 出租、出借情形下机动车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责任主体的认定 | 第17-18页 |
2. 车辆买卖未过户情形下机动车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责任主体的认定 | 第18-20页 |
3. 买卖拼装或已达报废标准的机动车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责任主体的认定 | 第20-21页 |
4. 被盗抢情形下机动车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责任主体的认定 | 第21-22页 |
(二) 《侵权责任法》未作规定的情形 | 第22-27页 |
1. 挂靠情形下的机动车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责任主体的认定 | 第22-24页 |
2. 雇佣关系中机动车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责任主体的认定 | 第24-25页 |
3. 好意同乘情形下机动车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责任主体的认定 | 第25-27页 |
结束语 | 第27-28页 |
参考文献 | 第28-30页 |
致谢 | 第3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