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隧道工程论文--隧道施工论文--施工方法论文

黄土隧道施工地表裂缝形成机理及控制技术研究

摘要第1-9页
Abstract第9-17页
第1章 绪论第17-29页
   ·问题的提出及选题依据第17-18页
   ·黄土工程性质和黄土隧道施工技术研究现状第18-27页
     ·黄土工程特征第18-22页
     ·黄土区域地质中的地裂缝第22-23页
     ·黄土隧道施工技术第23-25页
     ·黄土隧道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第25-27页
   ·论文研究内容第27页
   ·论文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第27-29页
第2章 黄土隧道施工地表裂缝调查分析第29-49页
   ·已建黄土隧道施工地表裂缝与变形调查第29-31页
     ·陇海铁路黄土隧道地表裂缝资料调查第29页
     ·公路黄土隧道施工地表裂缝资料调研第29-31页
   ·在建郑西铁路客运专线黄土隧道施工地表裂缝实地调查第31-39页
     ·现场试验情况简介第31-35页
     ·郑西铁路客运专线黄土隧道地表裂缝调查分析第35-39页
   ·黄土隧道施工变形特征分析第39-44页
     ·变形与埋深的关系第39-41页
     ·变形与施工工序的关系第41-42页
     ·地表沉降变形与雨水的关系第42页
     ·黄土隧道施工变形特征第42-44页
   ·施工地表裂缝分布规律总结第44-47页
     ·施工地表裂缝与埋深的关系第44页
     ·施工地表裂缝与洞内变形的关系第44-46页
     ·施工地表裂缝与工程地质环境的关系第46页
     ·施工地表裂缝与黄土性质的关系第46-47页
     ·施工地表裂缝与施工方法的关系第47页
   ·本章小结第47-49页
第3章 裂缝黄土工程力学性质试验研究第49-64页
   ·引言第49页
   ·原状黄土各向异性力学性质试验研究第49-57页
     ·原状黄土物性试验第50页
     ·原状黄土湿陷性试验第50-51页
     ·原状黄土直接剪切试验第51-52页
     ·原状黄土常规三轴试验第52-55页
     ·原状黄土卸荷三轴试验第55-56页
     ·原状黄土压缩试验第56-57页
   ·重塑裂缝黄土和均质黄土力学性质试验第57-63页
     ·直接剪切试验第57-59页
     ·三轴剪切试验第59-61页
     ·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第61-62页
     ·渗透性试验第62-63页
   ·本章小结第63-64页
     ·原状黄土各向异性力学性质第63页
     ·重塑裂缝黄土和均质黄土力学性质第63-64页
第4章 隧道模型相似材料试验研究第64-76页
   ·施工地表裂缝模型试验理论基础第64-66页
     ·施工地表裂缝现象的物理解释第64-65页
     ·施工地表裂缝形成条件第65-66页
     ·模型试验的相似关系第66页
   ·支护喷射混凝土石膏模型材料性能试验第66-68页
     ·石膏模型材料试验设计第66-67页
     ·石膏模型材料试验结果第67-68页
   ·黄土模型材料性能试验第68-72页
     ·剪切力学性能第68-69页
     ·湿陷性系数d_S第69页
     ·压缩模量E_S第69-70页
     ·模型材料配比验证与确定第70-72页
   ·模型试验内容及测定方法第72-74页
     ·黄土隧道模型试验分组第72-73页
     ·模型试验中的测试内容及其测试方法第73-74页
   ·本章小结第74-76页
第5章 黄土隧道施工地表裂缝模型试验研究第76-105页
   ·埋深30M无原生节理1:20模型试验第76-81页
     ·全断面一次性及时支护情况第77-79页
     ·支护仰拱滞后情况第79页
     ·无支护(毛洞)情况第79-80页
     ·不同支护情况结果对比第80-81页
   ·埋深30M有原生节理1:20模型试验第81-85页
     ·全断面一次性及时支护情况第82-84页
     ·支护仰拱滞后情况第84页
     ·无支护情况第84页
     ·不同支护情况结果对比第84-85页
   ·模型试验结果分析第85-94页
     ·变形分析第85-88页
     ·地层应力和围岩压力分析第88-90页
     ·施工地表裂缝形成规律分析第90-93页
     ·裂缝破裂角统计分析第93-94页
   ·倾斜偏压黄土隧道模型试验第94-98页
     ·变形分析第95-97页
     ·围岩压力分析第97-98页
   ·地层浸水隧道模型试验第98-102页
     ·浸水前后地表沉降第98-100页
     ·浸水前后洞内收敛第100-101页
     ·浸水前后围岩压力第101-102页
   ·本章小结第102-105页
第6章 地表裂缝发展趋势及其规律的数值分析第105-122页
   ·施工地表裂缝发展趋势的判定条件第105-113页
     ·隧道开挖物理模型分析第105-106页
     ·隧道开挖应力场、位移场分析第106-113页
     ·滑动楔形体和地表裂缝产生的判定条件第113页
   ·施工地表裂缝和楔形体滑动面趋势有限元分析第113-116页
     ·计算模型及工况第113-114页
     ·施工地表裂缝和楔形体滑动面规律分析第114-116页
   ·原生节理张开规律离散元分析第116-120页
     ·3DEC离散元程序计算方案及建模第116-117页
     ·施工过程节理张开规律第117-120页
     ·施工地表纵向裂缝倾角统计第120页
   ·本章小结第120-122页
第7章 施工地表裂缝预防控制及处理措施研究第122-129页
   ·黄土水理性质试验和勘察建议第122-124页
   ·地表裂缝施工控制的关键点第124-126页
   ·已形成施工地表裂缝的处理技术措施第126-127页
   ·运营管理建议第127页
   ·本章小结第127-129页
第8章 结论与展望第129-137页
   ·主要结论第129-134页
     ·黄土隧道施工地表裂缝形成与分布规律第129-130页
     ·均质黄土和裂缝黄土工程性质第130-131页
     ·黄土隧道施工过程的室内模型试验第131-132页
     ·施工地表裂缝有限元和离散元数值分析第132-133页
     ·施工地表裂缝预防控制及处理措施第133-134页
   ·创新点第134-136页
   ·展望第136-137页
致谢第137-138页
参考文献第138-144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第144页

论文共14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事故影响下随机交通网络动态可靠性
下一篇:马克思主义视域中的当代中国民族主义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