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9页 |
| Abstract | 第9-11页 |
| 1 引言 | 第11-19页 |
| ·防御素的分类 | 第11-13页 |
| ·防御素的生物学功能 | 第13-14页 |
| ·抗菌作用 | 第13页 |
| ·抗病毒作用 | 第13页 |
| ·抗真菌作用 | 第13页 |
| ·抗寄生虫作用 | 第13-14页 |
| ·抗癌作用 | 第14页 |
| ·防御素的作用机制 | 第14-16页 |
| ·细胞膜穿孔作用 | 第15页 |
| ·抑制细胞壁及蛋白质的合成 | 第15页 |
| ·线粒体损伤作用 | 第15页 |
| ·对细胞核染色体的影响 | 第15-16页 |
| ·诱导细胞凋亡 | 第16页 |
| ·防御素在口腔上皮免疫中的作用及临床应用 | 第16-17页 |
| ·防御素的原核表达 | 第17-18页 |
| ·原核表达载体的类型 | 第17页 |
| ·E.coli的融合表达 | 第17-18页 |
|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8-19页 |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9-33页 |
| ·试验材料 | 第19-22页 |
| ·实验动物的来源及处理 | 第19页 |
| ·菌株与载体 | 第19页 |
| ·酶和生化试剂 | 第19页 |
| ·Tricine SDS-PAGE电泳试剂 | 第19-20页 |
| ·培养基及有关的溶液配制 | 第20-21页 |
| ·主要仪器及设备 | 第21-22页 |
| ·试验方法 | 第22-33页 |
| ·pBD-1基因的克隆 | 第22-24页 |
| ·表达菌株的构建 | 第24-25页 |
| ·蛋白表达与纯化 | 第25-27页 |
| ·蛋白酶切 | 第27页 |
| ·重组表达蛋白的Tricine SDS-PAGE分析 | 第27-28页 |
| ·蛋白浓缩 | 第28页 |
| ·蛋白复性 | 第28-29页 |
| ·蛋白的抑菌活性检测 | 第29-31页 |
| ·链球菌感染对猪舌上皮中pBD-1表达的影响 | 第31-32页 |
| ·试验数据的统计与分析 | 第32-33页 |
| 3 结果 | 第33-42页 |
| ·PBD-1基因的克隆 | 第33-34页 |
| ·表达菌株的构建 | 第34-35页 |
| ·HIs-PBD-1融合蛋白的表达与纯化 | 第35-37页 |
| ·蛋白复性 | 第37-38页 |
| ·HIs-PBD-1和PBD-1蛋白的抑菌活性检测 | 第38-39页 |
| ·QPCR对目的基因MRNA水平检测方法的建立 | 第39-40页 |
| ·总RNA抽提结果的检测 | 第39页 |
| ·pBD-1和GAPDH基因qPCR方法的鉴定 | 第39-40页 |
| ·链球菌感染对猪舌上皮黏膜中PBD-1转录水平影响的检测结果 | 第40-42页 |
| 4 讨论 | 第42-47页 |
| ·表达系统的筛选与构建 | 第42-43页 |
| ·融合蛋白HIS-PBD-1的表达与纯化 | 第43-44页 |
| ·融合蛋白His-pBD-1表达条件的优化 | 第43页 |
| ·融合蛋白His-pBD-1的纯化与酶切 | 第43-44页 |
| ·HIS-PBD-1和PBD-1蛋白的复性 | 第44-45页 |
| ·抑菌活性的检测 | 第45页 |
| ·链球菌感染对猪舌上皮黏膜中PBD-1表达水平的增量调节作用 | 第45-47页 |
| 5 结论 | 第47-48页 |
| 致谢 | 第48-49页 |
| 参考文献 | 第49-58页 |
| 附录 | 第58-60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