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体船姿态综合控制研究及仿真分析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9页 |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1页 |
·小水线面双体船的结构和组成 | 第11-13页 |
·小水线面双体船的性能特点 | 第13-15页 |
·小水线面双体船船型的特点 | 第13页 |
·小水线面双体船的耐波性能 | 第13-14页 |
·小水线面双体船阻力与推进特点 | 第14页 |
·小水线面双体船的其他特性 | 第14-15页 |
·小水线面双体船国内外发展状况 | 第15-18页 |
·国内外小水线面双体船发展概述 | 第15页 |
·国内外双体船研究的主要成就 | 第15-17页 |
·小水线面双体船姿态控制发展状况 | 第17-18页 |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18-19页 |
第2章 小水线面双体船数学模型的建立 | 第19-35页 |
·坐标系及其变换 | 第19-20页 |
·小水线面双体船纵向运动数学模型 | 第20-21页 |
·海浪扰动力和力矩的求解 | 第21-31页 |
·ITTC 双参数海浪谱的建立 | 第22-24页 |
·随机海浪模型的建立 | 第24-26页 |
·小水线面双体船海浪扰动力求解 | 第26-29页 |
·小水线面双体船水动力导数求解 | 第29-31页 |
·小水线面双体船稳定鳍数学模型建立 | 第31-33页 |
·小水线面双体船稳定鳍的选择 | 第31-32页 |
·纵向运动稳定鳍升力和力矩的计算 | 第32-33页 |
·本章小结 | 第33-35页 |
第3章 SWATH 裸船纵向运动稳定性仿真分析 | 第35-47页 |
·纵向运动仿真模型的建立 | 第35-36页 |
·纵向运动稳定性分析 | 第36-38页 |
·各级海况下的海浪扰动力和力矩计算仿真 | 第38-42页 |
·三级海况下的扰动力和力矩 | 第39-40页 |
·四级海况下的扰动力和力矩 | 第40-41页 |
·五级海况下的扰动力和力矩 | 第41-42页 |
·纵向运动仿真结果及分析 | 第42-45页 |
·本章小结 | 第45-47页 |
第4章 SWATH 船纵向运动控制系统设计 | 第47-69页 |
·SWATH 船稳定鳍的应用 | 第47-48页 |
·SWATH 船稳定鳍的主要作用 | 第47页 |
·SWATH 船稳定鳍升力和力矩的计算 | 第47-48页 |
·鳍角固定 SWATH 船纵向运动仿真分析 | 第48-54页 |
·前鳍固定后鳍可转动 | 第49-52页 |
·前鳍可转动后鳍固定 | 第52-53页 |
·前鳍后鳍以相同角度固定 | 第53页 |
·仿真结果说明 | 第53-54页 |
·参数自整定模糊 PID 控制器的设计 | 第54-67页 |
·纵向运动传递函数 | 第54-56页 |
·纵向运动 PID 控制器参数确立 | 第56-58页 |
·模糊 PID 控制器设计 | 第58-63页 |
·模糊 PID 控制器测试 | 第63-67页 |
·本章小结 | 第67-69页 |
第5章 SWATH 船姿态综合控制研究 | 第69-85页 |
·引言 | 第69页 |
·SWATH 船横摇运动数学模型建立 | 第69-71页 |
·SWATH 船横摇模型参数求解 | 第69-71页 |
·SWATH 船横摇力矩计算 | 第71页 |
·SWATH 船姿态最优控制控制器设计 | 第71-75页 |
·运动模型状态空间表达式 | 第71-73页 |
·最优控制器设计 | 第73-75页 |
·SWATH 船姿态最优控制仿真分析 | 第75-83页 |
·五级海况规则波扰动下的仿真结果 | 第76-80页 |
·五级海况随机海浪扰动下的仿真结果 | 第80-83页 |
·本章小结 | 第83-85页 |
结论 | 第85-87页 |
参考文献 | 第87-9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91-93页 |
致谢 | 第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