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目录 | 第9-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7页 |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研究对象和意义 | 第14-15页 |
·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研究方法 | 第15页 |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创新点 | 第16-17页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 | 第17-30页 |
·传统感知风险的研究 | 第17-21页 |
·感知风险的概念界定 | 第17-18页 |
·感知风险的测量方法 | 第18-19页 |
·感知风险的维度 | 第19-21页 |
·“居家购物”感知风险的研究 | 第21-22页 |
·网上购物感知风险的研究 | 第22-27页 |
·网上购物感知风险的维度 | 第22-23页 |
·网上购物感知风险的产生 | 第23-24页 |
·网上购物感知风险来源 | 第24-27页 |
·个人特征对网上感知风险影响的研究假设 | 第27-30页 |
第3章 问卷的设计与调查 | 第30-35页 |
·问卷设计依据 | 第30-31页 |
·问卷设计内容 | 第31-32页 |
·问卷的调查对象和方式 | 第32页 |
·样本的描述性统计 | 第32-35页 |
第4章 数据结果与分析 | 第35-58页 |
·量表的信度和效度分析 | 第35-39页 |
·量表的信度分析 | 第35-37页 |
·量表的效度分析 | 第37-39页 |
·大学生网上购物感知风险维度的因子分析 | 第39-44页 |
·因子提取 | 第40-42页 |
·因子命名 | 第42-43页 |
·因子信度检验 | 第43-44页 |
·大学生网上购物感知风险的均值排序 | 第44-46页 |
·大学生网上购物感知风险发生可能性的均值排序 | 第45-46页 |
·大学生网上购物感知风险发生严重性的均值排序 | 第46页 |
·大学生网上购物感知风险维度的均值排序 | 第46页 |
·大学生个人特征对网上购物感知风险影响的假设检验 | 第46-54页 |
·人口统计变量对大学生网上购物感知风险维度的假设检验 | 第47-51页 |
·触网时间对大学生网上购物感知风险影响的假设检验 | 第51页 |
·网购经历对大学生网上购物感知风险影响的假设检验 | 第51-52页 |
·浏览购物网站频率对大学生网上购物感知风险的假设检验 | 第52-53页 |
·网购次数对大学生网上购物感知风险的假设检验 | 第53-54页 |
·结果分析 | 第54-58页 |
·感知风险均值结果分析 | 第54-56页 |
·假设检验结果分析 | 第56-58页 |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 第58-63页 |
·结论 | 第58-59页 |
·建议 | 第59-62页 |
·设置相应的网络交易纠纷仲裁部门 | 第59-60页 |
·全面提升网络零售商的服务质量 | 第60-61页 |
·提高大学生网上购物识别与维权能力 | 第61-62页 |
·不足与展望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6页 |
大学生网上购物感知风险调查问卷 | 第66-6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68-69页 |
致谢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