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企业经济论文--企业经济理论和方法论文--企业现代化管理论文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山东省企业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影响因素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第1章 绪论第10-14页
   ·研究背景第10-11页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1-12页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第12-13页
     ·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2-13页
     ·研究的主要方法第13页
   ·本文的创新点第13-14页
第2章 信息化与工业化理论综述第14-23页
   ·文献综述第14-16页
   ·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的内容第16-20页
     ·生产要素融合第17-18页
     ·产品及业务融合第18-19页
     ·产业融合第19页
     ·经济社会运行方式的融合第19-20页
   ·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的发展阶段第20-22页
 小结第22-23页
第3章 山东省信息化与工业化发展综述第23-27页
   ·山东省经济发展概况第23-24页
   ·山东省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概况第24-26页
 小结第26-27页
第4章 山东省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影响因素分析第27-37页
   ·宏观环境因素第27-28页
     ·政策力度第27页
     ·组织保障第27页
     ·资金支持第27-28页
     ·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第28页
   ·中观产业因素第28-31页
     ·信息产业发展水平第28-29页
     ·工业发展水平第29-30页
     ·行业发展水平第30页
     ·技术创新第30-31页
   ·微观企业因素第31-36页
     ·信息化管理水平第31-32页
     ·信息化意识第32页
     ·信息化基础设施第32-33页
     ·信息化人才建设第33页
     ·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第33页
     ·信息安全技术第33-34页
     ·设计研发与生产制造信息化第34页
     ·管理信息化第34-35页
     ·融合绩效第35-36页
 小结第36-37页
第5章 山东省企业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第37-52页
   ·构建企业两化融合影响因素评价指标体系第37-38页
   ·结构方程模型综述第38-39页
   ·实证分析思路第39-40页
   ·企业两化融合影响因素评价指标体系验证分析第40-49页
     ·专家打分问卷设计与数据收集第40页
     ·数据信度分析第40-42页
     ·模型建立第42-43页
     ·模型修正第43-48页
     ·结果分析第48-49页
   ·山东省企业两化融合现状实证分析第49-51页
     ·企业问卷设计与数据收集第49页
     ·企业两化融合现状实证模型的建立和修正第49-50页
     ·实证结果分析第50-51页
 小结第51-52页
第6章 对策与建议第52-58页
   ·宏观视角下推进两化融合的措施第52-54页
     ·政府应因地制宜,有针对性地推出两化融合的差异性对策第52页
     ·强化培养适合两化融合的人才体系第52-53页
     ·坚持自主创新,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第53-54页
     ·建立两化融合的激励和保障机制第54页
   ·微观视角下推进两化融合的措施第54-56页
     ·企业要增强两化融合意识,制定两化融合的战略规划第55页
     ·加强企业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第55页
     ·重点推进企业内部技术融合、产品融合第55-56页
     ·利用信息网络平台,推进企业的业务融合第56页
 小结第56-58页
参考文献第58-61页
附录第61-70页
 附录 A 企业两化融合影响因素评价指标重要程度专家打分表第61-62页
 附录 B 山东省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企业调查问卷第62-70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第70-71页
致谢第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突发事件应急物流系统脆弱性分析及评价研究
下一篇:环渤海经济圈区域经济一体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