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11页 |
1 引言 | 第11-14页 |
·十二味穿甲片使用背景情况综述 | 第11-12页 |
·中药超微粉化的目的与意义 | 第12-13页 |
·鳖甲血清药理学的目的与意义 | 第13-14页 |
2. 实验部分 | 第14-67页 |
·十二味穿甲片的工艺研究 | 第14-36页 |
·研究资料 | 第14-17页 |
·处方 | 第14页 |
·功能与主治 | 第14页 |
·剂型选择 | 第14-15页 |
·药材品种鉴别和加工处理 | 第15页 |
·药用辅料来源及标准 | 第15-16页 |
·处方中主要药物的化学成分及理化性质 | 第16页 |
·基本工艺路线的拟定 | 第16-17页 |
·赤芍、丹参等九味药提取工艺考察 | 第17-20页 |
·赤芍、丹参等九味药提取工艺验证试验 | 第20页 |
·南五味子超微粉碎的工艺考察 | 第20-28页 |
·材料与仪器 | 第20-21页 |
·粉体的制备与粒度测定 | 第21-22页 |
·不同粒径南五味子制备的SWP的体外溶出度考察 | 第22-24页 |
·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 | 第24-28页 |
·鳖甲超微粉碎的工艺考察 | 第28-31页 |
·材料与仪器 | 第28-29页 |
·大鼠灌胃用药的制备 | 第29页 |
·HSC-T6的分离与培养 | 第29-30页 |
·统计学方法 | 第30页 |
·MTT法检测含药血清对HSC-T6细胞抑制作用 | 第30-31页 |
·成型工艺研究 | 第31-34页 |
·各提取液浓缩及稠膏制备 | 第31-32页 |
·崩解剂的选择 | 第32页 |
·助流剂的选择 | 第32-33页 |
·薄膜包衣技术参数考察 | 第33页 |
·最佳成型工艺的确定 | 第33-34页 |
·本章小结 | 第34-36页 |
·十二味穿甲片的质量标准研究 | 第36-52页 |
·鳖甲、穿山甲显微鉴别研究 | 第36页 |
·薄层鉴别研究 | 第36-38页 |
·五味子薄层鉴别 | 第36-37页 |
·赤芍薄层鉴别 | 第37-38页 |
·五味子甲素的含量测定 | 第38-44页 |
·仪器与试药 | 第38页 |
·色谱条件 | 第38页 |
·溶液的制备及测定法 | 第38-39页 |
·五味子甲素含量测定方法学考察 | 第39-44页 |
·样品测定结果 | 第44页 |
·芍药苷的含量测定研究 | 第44-51页 |
·仪器与试药 | 第44-45页 |
·色谱条件 | 第45页 |
·溶液的制备及测定法 | 第45页 |
·芍药苷含量测定方法学考察 | 第45-50页 |
·样品测定结果 | 第50-51页 |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十二味穿甲片的稳定性研究 | 第52-54页 |
·加速试验 | 第52页 |
·长期试验 | 第52-53页 |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十二味穿甲片抗四氯化碳所致大鼠肝纤维化的药效学研究 | 第54-63页 |
·材料与仪器 | 第54-55页 |
·药品与试剂 | 第54页 |
·实验动物 | 第54-55页 |
·主要仪器 | 第55页 |
·动物分组及给药剂量 | 第55页 |
·造模及给药方法 | 第55-56页 |
·造模 | 第55-56页 |
·给药方法 | 第56页 |
·数据的统计分析 | 第56页 |
·SWP对CCL_4致肝纤维化大鼠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 第56-57页 |
·肝脏Hyp含量测定和肝内胶原的定量分析 | 第57-58页 |
·肝脏组织病理学检测 | 第58-62页 |
·肉眼所见 | 第58-59页 |
·HE染色镜检 | 第59-62页 |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十二味穿甲片对小鼠的急性毒性研究 | 第63-67页 |
·材料与仪器 | 第63页 |
·药品与试剂 | 第63页 |
·实验动物 | 第63页 |
·主要仪器 | 第63页 |
·动物分组及给药剂量 | 第63-64页 |
·动物分组 | 第63-64页 |
·给药剂量 | 第64页 |
·各种指标检测方法及结果 | 第64-66页 |
·一般状况观察 | 第64-65页 |
·体质量观察 | 第65-66页 |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全文结论 | 第67-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3页 |
致谢 | 第73-74页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著及科研成果 | 第74-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