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性质类定语语序研究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一、绪论 | 第8-15页 |
| (一) 研究意义 | 第8-9页 |
| (二) 研究述评 | 第9-13页 |
| 1. 研究综述 | 第9-13页 |
| 2. 学术评价 | 第13页 |
| (三) 研究方案 | 第13-15页 |
| 1.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 2. 研究方法和运用的理论 | 第14-15页 |
| 二、现代汉语定语的层级分类 | 第15-18页 |
| (一) 第一层级划分:限制类定语和描写类定语 | 第15-16页 |
| (二) 第二层级划分:动状类定语和性状类定语 | 第16-17页 |
| (三) 第三层级划分:状态类定语和性质类定语 | 第17-18页 |
| 三、现代汉语性质类定语的类 | 第18-32页 |
| (一) 性质类定语的性质 | 第18-19页 |
| 1. 粘着性 | 第18-19页 |
| 2. 向心性 | 第19页 |
| (二) 性质类定语的类 | 第19-32页 |
| 1. 区别词 | 第19-23页 |
| 2. 特定动词 | 第23-26页 |
| 3. 多音节名词 | 第26-28页 |
| 4. 形容词 | 第28-30页 |
| 5. 数词“一” | 第30-32页 |
| 四、性质类定语的共现优势语序 | 第32-37页 |
| (一) 各性质类定语词类的共现优势语序 | 第32-35页 |
| 1. 数词“一”总是位于最前面 | 第32页 |
| 2. 多音节名词>区别词 | 第32-34页 |
| 3. 区别词>特定动词 | 第34页 |
| 4. 多音节名词>动词 | 第34-35页 |
| 5. 形容词>多音节名词 | 第35页 |
| (二) 性质类定语的共现优势语序 | 第35-37页 |
| 五、多项性质类定语共现的基本原则 | 第37-41页 |
| (一) 语义接近原则的语序组合 | 第37-38页 |
| (二) 时间顺序象似原则的语序组合 | 第38页 |
| (三) 渐增性与渐减性原则的语序组合 | 第38-41页 |
| 1. 语义由弱到强递增 | 第38-39页 |
| 2. 音节数量的减少 | 第39-41页 |
| 六、结语 | 第41-43页 |
| 参考文献 | 第43-45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45-46页 |
| 致谢 | 第46-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