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7页 |
| 前言 | 第7-10页 |
| 1 问题的提出 | 第7页 |
| 2 学术史回顾 | 第7-8页 |
| 3 研究视角与创新点 | 第8页 |
| 4 章节安排与资料采用 | 第8-10页 |
| 第1章 苏维埃与组织农民革命 | 第10-22页 |
| ·苏维埃是什么 | 第11-14页 |
| ·苏维埃的优点及其对组织农民革命的意义 | 第14-17页 |
| ·苏维埃的困境和出路 | 第17-19页 |
| ·苏维埃模式的适应性 | 第19-22页 |
| 第2章 自治、自卫和合作:改组后国民党对农民协会的建构 | 第22-29页 |
| ·孙中山组织农民革命的思想 | 第22-24页 |
| ·国民党对农民协会的构想 | 第24-29页 |
| 第3章 向乡村政权转化:农民协会在乡村中的发展 | 第29-43页 |
| ·农民协会超越自治、自卫、合作的范围 | 第29-33页 |
| ·农民协会变化发展的潜在因素 | 第33-34页 |
| ·向乡村政权转化:农民协会的发展 | 第34-40页 |
| ·农民协会是苏维埃的基础 | 第40-43页 |
| 第4章 农民协会过渡到苏维埃:以赣闽地区为例 | 第43-57页 |
| ·农民协会的重建 | 第43-45页 |
| ·农民协会过渡到苏维埃 | 第45-52页 |
| ·组织贫农团和雇农工会:农民协会的消退 | 第52-57页 |
| 结语 | 第57-58页 |
| 参考文献 | 第58-62页 |
| 后记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