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特色城镇化动力机制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12-34页 |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2-15页 |
·研究背景 | 第12-14页 |
·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15-30页 |
·关于城镇化内涵的研究 | 第15-17页 |
·关于城镇化动力机制的研究 | 第17-21页 |
·关于城镇化与生态安全的研究 | 第21-22页 |
·关于城镇化进程中边疆安全的研究 | 第22-24页 |
·关于新疆城镇化的研究 | 第24-28页 |
·对国内外研究的评述 | 第28-30页 |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第30-31页 |
·研究思路 | 第30页 |
·研究内容 | 第30-31页 |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31-32页 |
·研究方法 | 第31-32页 |
·技术路线 | 第32页 |
·论文的创新点 | 第32-34页 |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第34-52页 |
·概念界定 | 第34-44页 |
·城镇化 | 第34-39页 |
·城镇化动力机制 | 第39-40页 |
·边疆安全 | 第40-42页 |
·绿洲经济 | 第42-44页 |
·相关理论基础 | 第44-52页 |
·城镇化理论基础 | 第44-48页 |
·城镇化发展规律 | 第48-50页 |
·边疆安全理论 | 第50-52页 |
第三章 新疆城镇化发展概况 | 第52-75页 |
·新疆城镇化的发展状况 | 第52-66页 |
·新疆城镇化发展历程 | 第52-57页 |
·新疆城镇化发展水平 | 第57-66页 |
·新疆城镇化的发展特征 | 第66-70页 |
·城镇布局依托绿洲分布 | 第66-67页 |
·城镇化多种模式并存 | 第67-68页 |
·城镇化区域差异大 | 第68-69页 |
·城镇化进程中存在利益分化 | 第69-70页 |
·新疆城镇化的特殊性与功能定位 | 第70-75页 |
·新疆城镇化的特殊性 | 第70-72页 |
·新疆特色城镇化的功能定位 | 第72-73页 |
·新疆特色城镇化的动力机制 | 第73-75页 |
第四章 新疆城镇化动力机制分析 | 第75-94页 |
·新疆城镇化动力机制的演变 | 第75-77页 |
·古代城镇的形成机理 | 第75-76页 |
·近代城镇的发展机制 | 第76-77页 |
·现代城镇化的动力机制 | 第77页 |
·新疆城镇化内源动力机制 | 第77-81页 |
·区位条件和优势资源对城镇化的推动作用 | 第78页 |
·人文社会文化对城镇化的引领作用 | 第78-79页 |
·城镇建设资金支撑城镇化发展的基础 | 第79-81页 |
·新疆城镇化外向动力机制 | 第81-84页 |
·利用外资促进城镇化发展 | 第81-82页 |
·对外贸易拉动城镇发展 | 第82-83页 |
·旅游业发展与城镇化建设 | 第83-84页 |
·新疆城镇化市场动力机制 | 第84-86页 |
·要素市场发展加速城镇化 | 第84-85页 |
·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推动城镇化 | 第85-86页 |
·新疆城镇化政府动力机制 | 第86-90页 |
·政府直接投资促进城镇化发展 | 第86-88页 |
·行政区划调整推进城镇化建设 | 第88-89页 |
·相关制度安排促进城镇化发展 | 第89-90页 |
·新疆城镇化动力机制系统 | 第90-94页 |
·内源动力是城镇化的重要支撑 | 第90-91页 |
·外向动力对城镇化的拉动作用 | 第91页 |
·市场动力在城镇化发展中的资源配置作用 | 第91-94页 |
·政府动力在城镇化发展中的宏观调控作用 | 第92-94页 |
第五章 新疆城镇化动力机制的绩效评价 | 第94-122页 |
·计量模型和方法 | 第94-107页 |
·计量模型的构建 | 第94-96页 |
·指标的选取及处理 | 第96-106页 |
·计量方法 | 第106-107页 |
·新疆城镇化动力机制的回归检验 | 第107-112页 |
·回归检验 | 第107-111页 |
·回归结果分析 | 第111-112页 |
·新疆城镇化动力机制的绩效评价 | 第112-122页 |
·城镇化动力机制的绩效评价 | 第112-119页 |
·动力系统对城镇化功能的支撑作用 | 第119-122页 |
第六章 新疆城镇化动力机制的缺陷及成因 | 第122-145页 |
·四种动力机制的缺陷 | 第122-138页 |
·内源动力机制的缺陷 | 第122-128页 |
·外向动力机制的缺陷 | 第128-132页 |
·市场动力机制的缺陷 | 第132-134页 |
·政府动力机制的缺陷 | 第134-138页 |
·动力机制系统运行中的协调性分析 | 第138-140页 |
·内源与外向动力机制的协调性分析 | 第138-139页 |
·市场与政府动力机制的协调性分析 | 第139页 |
·四种动力机制的协调性分析 | 第139-140页 |
·动力机制存在缺陷的成因分析 | 第140-145页 |
·生态地理环境的制约 | 第140-141页 |
·人文社会条件的制约 | 第141-142页 |
·对外开放水平较低 | 第142-143页 |
·市场发育不完善 | 第143-144页 |
·行政体制改革缓慢 | 第144-145页 |
第七章 国内外城镇化动力机制经验及对新疆的启示 | 第145-164页 |
·国外城镇化发展的动力机制经验 | 第145-149页 |
·美国城镇化动力机制 | 第145-147页 |
·巴西城镇化动力机制 | 第147-149页 |
·国内城镇化发展的动力机制经验 | 第149-159页 |
·东部地区城镇化动力机制 | 第149-155页 |
·西部民族地区城镇化动力机制 | 第155-159页 |
·国内外城镇化动力机制成功经验对新疆的启示 | 第159-164页 |
·推动城镇化的核心动力是经济发展 | 第159-160页 |
·产业聚集和产业结构优化是城镇化的内在推动力 | 第160-161页 |
·外向型动力在城镇化进程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 第161页 |
·政府推动是城镇化不可或缺的力量 | 第161-162页 |
·市场化是城镇化的基础动力 | 第162-164页 |
第八章 新疆特色城镇化动力机制的重构与完善 | 第164-185页 |
·重构新疆特色城镇化动力机制的原则 | 第164-166页 |
·以人为本原则 | 第164页 |
·可持续发展原则 | 第164-165页 |
·城乡一体化原则 | 第165页 |
·区域协调发展原则 | 第165页 |
·维护边疆安全的原则 | 第165-166页 |
·城镇适度规模原则 | 第166页 |
·新疆各经济区城镇化动力机制的构建 | 第166-180页 |
·市场动力主导的天山北坡经济带城镇化动力机制 | 第167-170页 |
·内源动力主导的东疆经济区城镇化动力机制 | 第170-172页 |
·外向动力主导的北疆西北部经济区城镇化动力机制 | 第172-174页 |
·内源与市场并重的南疆东北部经济区城镇化动力机制 | 第174-177页 |
·政府动力主导的南疆西南部经济区城镇化动力机制 | 第177-179页 |
·政府动力主导的兵团城镇化动力机制 | 第179-180页 |
·新疆特色城镇化动力机制有效运行的保障措施 | 第180-185页 |
·做好城镇体系规划,协调区域城镇发展 | 第180-181页 |
·加大财政投资力度,促进基础设施建设 | 第181-182页 |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培育自我发展能力 | 第182页 |
·实施行政体制改革,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 第182-183页 |
·构筑对外开放平台,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 第183-184页 |
·加强公民社会建设,促进民族文化融合 | 第184-185页 |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85-187页 |
·结论 | 第185页 |
·展望 | 第185-187页 |
参考文献 | 第187-197页 |
致谢 | 第197-198页 |
附录 | 第198-204页 |
作者简介 | 第204-206页 |
导师评阅表 | 第20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