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植物保护论文--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农作物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薯类作物病虫害论文--马铃薯(土豆)病虫害论文

中国马铃薯主产区晚疫病菌群体结构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2页
一、文献综述第12-26页
 (一) 马铃薯晚疫病及其危害性第12-15页
  1、马铃薯晚疫病的发病历史第13页
  2、马铃薯晚疫病症状第13-14页
  3、晚疫病病害循环第14页
  4、晚疫病发病条件第14-15页
 (二) 马铃薯晚疫病病原菌Phytophthora infestans生物学特征第15-26页
  1、Phytophthora infestans的遗传特征第15-16页
  2、Phytophthora infestans的形态结构第16-17页
  3、Phytophthora infestans生活史第17-18页
  4、Phytophthora infestans表现型结构的研究第18-24页
  5、Phytophthora infestans群体基因型结构研究第24-26页
二、研究目的、意义及研究内容第26-27页
三、实验材料和方法第27-35页
 (一) 样品的采集第27页
 (二) 病原菌的分离保存第27-29页
  1、组织分离第27-28页
  2、单孢分离第28-29页
  3、菌种保存第29页
 (三) 马铃薯晚疫病生理小种鉴定第29-30页
 (四) 甲霜灵抗药型检测第30-31页
 (五) 病原菌交配型测定第31-32页
 (六) 晚疫病菌的mtDNA单倍型分析第32-35页
四、结果与讨论第35-53页
 (一) 病原菌采集、分离与保存第35-37页
 (二) 马铃薯晚疫病病原菌生理小种鉴定第37-40页
 (三) 马铃薯晚疫病病原菌对甲霜灵抗性检测第40-42页
 (四) 病原菌交配型测定第42-44页
 (五) 晚疫病菌线粒体DNA单倍型研究第44-53页
结论第53-54页
参考文献第54-63页
附录1:培养基配方第63-65页
致谢第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多重实时定量PCR检测马铃薯主要的真细菌病原菌
下一篇:马铃薯晚疫病菌miRNA分析及Dicer基因功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