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4页 |
·课题的来源和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0-12页 |
·控制节能,节能新理念 | 第11页 |
·消除失调,保证平衡运行 | 第11-12页 |
·以需求为导向,按需供热 | 第12页 |
·以数据说话,提高能源利用率 | 第12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第二章 锅炉自动控制技术与GPRS 数据传输技术 | 第14-27页 |
·PID 调节技术概述 | 第14-16页 |
·开环控制系统 | 第14页 |
·闭环控制系统 | 第14页 |
·阶跃响应 | 第14页 |
·PID 控制的原理和特点 | 第14-15页 |
·比例(P)控制 | 第14-15页 |
·积分(I)控制 | 第15页 |
·微分(D)控制 | 第15页 |
·PID 控制器的参数整定 | 第15-16页 |
·热工检测技术概述 | 第16-18页 |
·温度测量仪表 | 第16-18页 |
·热电阻温度仪表 | 第16-17页 |
·热电偶温度仪表 | 第17-18页 |
·压力检测仪表 | 第18页 |
·可编程控制器概述(PLC)概述 | 第18-21页 |
·PLC 简介 | 第18-19页 |
·PLC 功能及特点 | 第19-21页 |
·PLC 的联网与通信 | 第21页 |
·系统通讯协议 | 第21页 |
·GPRS 技术概述 | 第21-22页 |
·GPRS 的逻辑结构 | 第22-23页 |
·GPRS 数据传输 | 第23-24页 |
·TCP/IP 在 GPRS 环境下的性能分析和改进 | 第24-25页 |
·小结 | 第25-27页 |
第三章 锅炉控制系统的设计 | 第27-41页 |
·功能设计 | 第27页 |
·工作原理 | 第27-28页 |
·汽包水位控制 | 第28-30页 |
·锅炉燃烧控制 | 第30-34页 |
·燃烧过程的控制任务 | 第30页 |
·蒸汽压力控制和燃料与空气比值控制系统 | 第30-31页 |
·燃烧过程中烟气氧含量闭环控制 | 第31-33页 |
·锅炉的热效率 | 第31-32页 |
·烟气含氧量的闭环控制系统 | 第32-33页 |
·炉膛负压控制系统 | 第33-34页 |
·热工仪表选择 | 第34-38页 |
·温度仪表的选择 | 第34-38页 |
·应变片压力传感器原理 | 第36-38页 |
·西门子S7-300 PLC 简介 | 第38-40页 |
·小结 | 第40-41页 |
第四章 热网控制系统的设计 | 第41-51页 |
·功能设计 | 第41页 |
·工作原理 | 第41-42页 |
·数据信息协议 | 第42-45页 |
·通信系统 | 第45-47页 |
·通信介质的选择 | 第45页 |
·GPRS 通信的基本工作流程 | 第45-46页 |
·数据中心的IP 地址的选择 | 第46-47页 |
·数据中心 | 第47-49页 |
·监控终端站 | 第49-50页 |
·小结 | 第50-51页 |
第五章 集中供热系统的详细设计和实现 | 第51-80页 |
·数据中心实现 | 第51-62页 |
·数据通信的功能 | 第51页 |
·数据服务功能 | 第51页 |
·以图表或图形动画的形式显示数据功能 | 第51-52页 |
·数据中心软件 | 第52-59页 |
·定时自动数据采集 | 第52-53页 |
·请求数据 | 第53-55页 |
·远程控制 | 第55-59页 |
·数据中心接入 | 第59-62页 |
·热网监控终端实现 | 第62-70页 |
·终端 DTU 原理 | 第62页 |
·终端 DTU 参数配置 | 第62-68页 |
·超级终端的建立与设置 | 第62-63页 |
·移动服务中心设置 | 第63页 |
·数据终端单元设置 | 第63-64页 |
·数据服务中心设置 | 第64-65页 |
·用户串口设置 | 第65页 |
·特殊参数设置 | 第65-67页 |
·模块测试 | 第67-68页 |
·终端 DTU 的设置 | 第68-70页 |
·建立数据服务中心(DSC) | 第68页 |
·设置终端 DTU 参数 | 第68-69页 |
·DTU 与 DSC 进行通讯 | 第69页 |
·DTU 接入下位机并与 DSC 进行通讯 | 第69-70页 |
·锅炉自控系统 | 第70-78页 |
·锅炉汽包水位控制系统 | 第71-74页 |
·燃烧控制系统 | 第74-78页 |
·汽包压力及燃料比值控制系统 | 第75-77页 |
·排烟氧含量控制系统 | 第77页 |
·炉膛负压控制系统 | 第77-78页 |
·调试问题总结 | 第78-80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0-81页 |
·结论 | 第80页 |
·展望 | 第80-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3页 |
作者简介 | 第83页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3-84页 |
致谢 | 第84-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