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8页 |
研究框架与方向 | 第8-10页 |
1 引言 | 第10-11页 |
2 后现代主义与后女性主义的联系 | 第11-19页 |
·后现代的状况 | 第11页 |
·索绪尔(F.De Saussure)的语言学 | 第11-12页 |
·话语(discourse)和叙事学(narratology) | 第12-13页 |
·德里达(J.Derrida)的解构主义哲学(Deconstruction) | 第13页 |
·拉康(Lacane)“阳具”的学说 | 第13-14页 |
·福柯(Michel Foucault )的知识/权力概念 | 第14-15页 |
·依里格芮(Luce Irigarey)“女性女性”(Feminine Feminine)说法 | 第15-16页 |
·克里丝蒂娃(Julia Kristiva)的“女性伦理”论(Semeanalysis and Ethics) | 第16-17页 |
·西苏(Helene Cixous)的“女性写作”(Feminine Writing) | 第17-19页 |
3 后女性主义运动的发展 | 第19-23页 |
·女权运动第一次浪潮与女性主义的概念 | 第19-20页 |
·女权运动第二次浪潮与女性主义的概念 | 第20-21页 |
·女权运动第三次浪潮与后女性主义的概念 | 第21-22页 |
·女性主义与后女性主义的区别 | 第22-23页 |
4 泰中女性的社会角色及转变 | 第23-43页 |
·父权制话语之中的泰中传统女性形象 | 第23-25页 |
·西方思想冲击下的泰中女性 | 第25-28页 |
·消费社会中的女性角色 | 第28-43页 |
·男权话语注视下的女性形象 | 第29-32页 |
·作为消费主体的女性话语 | 第32-35页 |
·女性话语中理想的女性形象 | 第35-36页 |
·在与男权话语碰撞中的女性形象 | 第36-43页 |
5 与后女性主义相关的当代现象 | 第43-49页 |
·身体写作与自恋性消费 | 第43-45页 |
·中国的超级女声与泰国的“阿沙丽”狂热症:消费社会与后女性主义的结果 | 第45-49页 |
6 结论 | 第49-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独创性声明 | 第55页 |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