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引言 | 第9-10页 |
一、行政公益诉讼及原告资格的概念界定 | 第10-15页 |
(一) 行政公益诉讼的概念和特点 | 第10-14页 |
1. 行政公益诉讼的概念 | 第10-11页 |
2. 行政公益诉讼的特点 | 第11-14页 |
(二) 起诉主体内涵的界定 | 第14-15页 |
二、国外有关公益诉讼起诉主体的理论 | 第15-18页 |
(一) 信托理论 | 第15-16页 |
(二) "私人检察总长"理论 | 第16页 |
(三) 监督制约理论 | 第16-18页 |
三、公民作为行政公益诉讼起诉主体的资格 | 第18-23页 |
(一) 认可公民以个人名义作为行政公益诉讼起诉主体的重要性 | 第18-20页 |
1. 公民个人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是统一的 | 第18页 |
2. 最大限度地保护公共利益 | 第18-19页 |
3. 高效便捷地对国家权力进行监督 | 第19页 |
4. 人权的法律体现和制度保障 | 第19页 |
5. 保障法律遵从人民的意志实施 | 第19-20页 |
(二) 依据 | 第20-22页 |
1. 法理基础 | 第20-21页 |
2. 宪法基础 | 第21页 |
3. 《行政诉讼法》基础 | 第21页 |
4. 现实依据 | 第21-22页 |
(三) 制度设计:规定数量以上公民的起诉主体资格 | 第22-23页 |
四、社会团体的起诉主体资格 | 第23-24页 |
(一) 社会团体的概念 | 第23页 |
(二) 确立社会团体起诉主体资格的原因 | 第23-24页 |
(三) 制度设计 | 第24页 |
五、检察机关的起诉主体资格 | 第24-27页 |
(一) 检察机关提起行政公益诉讼的可行性分析 | 第24-26页 |
1. 理论基础 | 第24-25页 |
2. 检察机关的独特优势 | 第25页 |
3. 检察机关职责所需 | 第25页 |
4. 与世界接轨的需要 | 第25-26页 |
(二) 制度设计 | 第26-27页 |
结论 | 第27-28页 |
参考文献 | 第28-31页 |
致谢 | 第31-32页 |
研究生履历 | 第32-3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