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9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页 |
1.2 相变材料概述 | 第9-10页 |
1.2.1 相变材料含义及分类 | 第9-10页 |
1.2.2 相变材料的发展应用 | 第10页 |
1.3 相变微胶囊概述 | 第10-12页 |
1.3.1 相变微胶囊 | 第10-11页 |
1.3.2 相变微胶囊制备方法 | 第11-12页 |
1.4 TiO_2简介 | 第12-15页 |
1.4.1 TiO_2的性质及研究进展 | 第12页 |
1.4.2 TiO_2的光催化机理 | 第12-15页 |
1.5 石墨烯 | 第15-16页 |
1.6 涂料 | 第16-18页 |
1.6.1 高耐候建筑涂料 | 第16页 |
1.6.2 水性金属防腐涂料 | 第16-17页 |
1.6.3 木器涂料 | 第17页 |
1.6.4 高固体分与功能性涂料 | 第17页 |
1.6.5 硅藻泥涂料 | 第17-18页 |
1.7 课题研究目的及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1.7.1 研究目的 | 第18页 |
1.7.2 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第二章 试验原材料与表征方法 | 第19-23页 |
2.1 化学试剂及试验设备 | 第19页 |
2.2 主要测试方法及表征 | 第19-23页 |
2.2.1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第19页 |
2.2.2 X射线衍射分析(XRD) | 第19-20页 |
2.2.3 红外光谱分析(FT-IR) | 第20页 |
2.2.4 导热系数测试 | 第20页 |
2.2.5 储放热性能测试 | 第20-21页 |
2.2.6 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 | 第21页 |
2.2.7 光催化性能测试 | 第21-22页 |
2.2.8 红外热像仪分析 | 第22-23页 |
第三章 二氧化钛/脂肪酸微胶囊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 第23-38页 |
3.1 引言 | 第23页 |
3.2 试验 | 第23-25页 |
3.2.1 二氧化钛的合成 | 第23页 |
3.2.2 二氧化钛/脂肪酸微胶囊的制备 | 第23-24页 |
3.2.3 制备流程图 | 第24-25页 |
3.3 制备工艺参数的研究 | 第25-26页 |
3.3.1 乳化剂用量 | 第25页 |
3.3.2 核壳投料比 | 第25-26页 |
3.4 结论与分析 | 第26-36页 |
3.4.1 表面形貌分析 | 第26-28页 |
3.4.2 X射线衍射分析 | 第28页 |
3.4.3 红外光谱分析 | 第28-29页 |
3.4.4 储放热性能测试 | 第29-30页 |
3.4.5 导热系数分析 | 第30-31页 |
3.4.6 DSC分析 | 第31-32页 |
3.4.7 催化性能测试 | 第32-36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6-38页 |
第四章 二氧化钛-石墨烯/脂肪酸微胶囊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 第38-52页 |
4.1 引言 | 第38页 |
4.2 试验 | 第38-39页 |
4.2.1 制备方法 | 第38-39页 |
4.2.2 制备流程 | 第39页 |
4.3 制备工艺参数 | 第39-40页 |
4.4 微胶囊性能测试 | 第40-51页 |
4.4.1 表面形貌分析 | 第40-42页 |
4.4.2 X射线衍射分析 | 第42页 |
4.4.3 红外光谱分析 | 第42-44页 |
4.4.4 储放热性能分析 | 第44页 |
4.4.5 DSC分析 | 第44-46页 |
4.4.6 导热性能分析 | 第46-47页 |
4.4.7 光催化性能分析 | 第47-51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五章 相变微胶囊在涂料中的应用 | 第52-60页 |
5.1 引言 | 第52页 |
5.2 试验原材料及仪器 | 第52-54页 |
5.2.1 原材料的选择 | 第52-54页 |
5.2.2 试验仪器 | 第54页 |
5.3 涂料的制备工艺及测试方法 | 第54-56页 |
5.3.1 涂料制备 | 第54-55页 |
5.3.2 测试方法 | 第55-56页 |
5.4 结果与讨论 | 第56-58页 |
5.4.1 涂料基本性能测试 | 第56-57页 |
5.4.2 红外热像分析测试 | 第57-58页 |
5.4.3 储放热性能分板 | 第58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58-60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0-62页 |
6.1 总结 | 第60-61页 |
6.2 展望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硕士期间取得的主要成果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