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8页 |
| 英文缩略词表 | 第8-9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7页 |
| 1 抗体及放射免疫治疗 | 第9-13页 |
| 2 用于放免治疗标记抗体的核素 | 第13-16页 |
| 3 用于连接核素和抗体的双功能螯合剂 | 第16-21页 |
| 4 以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为靶点的肿瘤治疗 | 第21-24页 |
| 5 抗EGFR抗体LA22 | 第24-26页 |
| 6 本课题的选题及研究思路 | 第26-27页 |
| 第二章 ~(177)Lu-CHX-A"-DTPA-LA22及~(177)Lu-DOTA-LA22的制备 | 第27-36页 |
| 1.材料及方法 | 第27-31页 |
| ·实验材料 | 第27-28页 |
| ·主要试剂及材料 | 第27页 |
| ·主要仪器 | 第27-28页 |
| ·实验方法 | 第28-31页 |
| ·抗体定量 | 第28-29页 |
| ·抗体预处理 | 第29页 |
| ·DOTA-NHS、CHX-A"-DTPA与LA22的偶联 | 第29-30页 |
| ·~(177)Lu-CHX-A"-DTPA-LA22及~(177)Lu-DOTA-LA22的制备 | 第30-31页 |
| 2.实验结果 | 第31-34页 |
| ·LA22浓度测定标准曲线 | 第31页 |
| ·LA22与DOTA-NHS、CHX-A"-DTPA的偶联 | 第31-32页 |
| ·LA22的~(177)Lu标记 | 第32-34页 |
| 3.讨论 | 第34-36页 |
| 第三章 体内外稳定性及免疫活性研究 | 第36-46页 |
| 1.材料及方法 | 第36-41页 |
| ·实验材料 | 第36-38页 |
| ·主要试剂及材料 | 第36-37页 |
| ·主要仪器 | 第37-38页 |
| ·细胞培养及实验动物 | 第38页 |
| ·实验方法 | 第38-41页 |
| ·偶联物免疫活性测定 | 第38-39页 |
| ·标记物体外稳定性测定 | 第39页 |
| ·标记物体内(代谢)稳定性测定 | 第39页 |
| ·标记物的放射免疫活性测定 | 第39-40页 |
| ·免疫荧光染色 | 第40-41页 |
| 2.实验结果 | 第41-44页 |
| ·偶联物免疫活性 | 第41页 |
| ·标记物的体内外稳定性 | 第41-43页 |
| ·标记物的放射免疫活性 | 第43页 |
| ·免疫荧光染色 | 第43-44页 |
| 3.讨论 | 第44-46页 |
| 第四章 动物体内药代动力学及生物分布研究 | 第46-54页 |
| 1.材料及方法 | 第46-47页 |
| ·实验材料 | 第46页 |
| ·主要试剂及材料 | 第46页 |
| ·主要仪器 | 第46页 |
| ·实验动物 | 第46页 |
| ·实验方法 | 第46-47页 |
| ·药代动力学研究 | 第46页 |
| ·动物模型的建立(荷瘤裸鼠) | 第46-47页 |
| ·生物分布研究 | 第47页 |
| 2.实验结果 | 第47-51页 |
| ·正常白鼠体内血液代谢动力学 | 第47页 |
| ·荷瘤裸鼠体内生物分布 | 第47-51页 |
| 3.讨论 | 第51-54页 |
| 总结 | 第54-55页 |
| 参考文献 | 第55-62页 |
| 硕士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及会议摘要 | 第62-63页 |
| 致谢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