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6页 |
绪论 | 第6-7页 |
第一章 历代学者对《聊斋志异》文体的认识与论争 | 第7-14页 |
第一节 历代学者对《聊斋志异》文体的认识 | 第7-11页 |
第二节 关于《聊斋志异》文体论争的本质 | 第11-14页 |
第二章 《聊斋志异》文体的清理与辨别 | 第14-45页 |
第一节 《聊斋志异》中小说体的判定 | 第14-31页 |
一、写实性笔法记录真人真事的作品—《聊斋志异》中的“消息” | 第15-25页 |
二、继承“搜神”传统的小说作品 | 第25-31页 |
第二节 《聊斋志异》中传奇体的判定 | 第31-44页 |
一、体制上,《聊斋志异》中的传奇体篇幅相对较长 | 第31-32页 |
二、语体上,《聊斋志异》中传奇体主要使用散体,但也兼用骄体和韵语 | 第32-33页 |
三、体式上,《聊斋志异》传奇体以叙事为主体,以议论为别体 | 第33-37页 |
四、体性上,《聊斋志异》传奇体在取材上有很强的倾向性 | 第37-44页 |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三章 《聊斋志异》辨体研究引发的两点思考 | 第45-55页 |
第一节 辨体与《聊斋志异》的研究空间 | 第45-48页 |
一、《聊斋志异》小说体和传奇体差异的历史渊源 | 第45-46页 |
二、确立《聊斋志异》小说体和传奇体的文体规范 | 第46页 |
三、《聊斋志异》小说体价值的重估 | 第46-48页 |
第二节 《聊斋志异》辨体研究的小说史意义 | 第48-55页 |
一、中国传统与近代西方“小说”概念之辨析 | 第48-50页 |
二、回归古代小说体的历史空间 | 第50-52页 |
三、回归古代传奇体的历史空间 | 第52-55页 |
结语 | 第55-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第62-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