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 第1-6页 |
引言 | 第6-8页 |
一、企业间借贷合同的定义 | 第8-11页 |
(一) 企业间借贷概念的界定 | 第8-9页 |
(二) 企业间借贷行为性质的认定 | 第9-11页 |
二、企业间借贷合同的效力类型 | 第11-19页 |
(一) 有效的企业间借贷 | 第11-13页 |
(二) 无效的企业间借贷 | 第13-19页 |
三、企业间借贷合同效力控制的基本走向 | 第19-27页 |
(一) 严格管制阶段 | 第19页 |
(二) 有限管制阶段 | 第19-25页 |
(三) 小结 | 第25-27页 |
四、企业间借贷效力控制的正当性理论 | 第27-39页 |
(一) 严格管制的理论反思 | 第27-31页 |
(二) 有限管制的正当性理论 | 第31-37页 |
(三) 小结 | 第37-39页 |
五、判定企业间借贷合同无效的规范基准 | 第39-47页 |
(一) 现行法有关企业间借贷合同无效的规则体系 | 第39-42页 |
(二) 无效企业间借贷合同构成要件 | 第42-45页 |
(三) 无效企业间借贷合同的后果 | 第45-47页 |
结论 | 第47-49页 |
注释 | 第49-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论文摘要 | 第57-60页 |
ABSTRACT | 第60-63页 |
后记 | 第63-65页 |
导师及作者简介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