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教育论文--教育学论文--教育学史、教育思想史论文

杨贤江“全人生指导”教育思想及现代意义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8页
引言第8-9页
一、杨贤江“全人生指导”教育思想产生的动因第9-12页
 (一) 客观因素第9-10页
  1. 时代的呼唤第9页
  2. 青年的渴求第9-10页
 (二) 个人素养第10-12页
  1. 扎实的实践基础第10页
  2. 良好的学术根基第10-12页
二、杨贤江“全人生指导”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第12-21页
 (一) 对教育对象的论述第12-13页
 (二) 对教育目的的阐发第13-15页
  1. 以培养“现代人”为宗旨第13页
  2. “现代人”具备的条件第13-15页
 (三) 对教育内容的规定第15-19页
  1. 精神与品格的培养第15-16页
  2. 智慧的培养第16-17页
  3. 健康教育第17-18页
  4. 劳动教育第18-19页
  5. 审美教育第19页
 (四) 对教育方法的见解第19-21页
  1. 在实践中磨练第19页
  2. 教师示范作用第19-20页
  3. 实施团体训练第20页
  4. 培养自学能力第20-21页
三、杨贤江“全人生指导”教育思想的主要特点第21-24页
 (一) 全面性第21页
 (二) 针对性第21-22页
 (三) 前瞻性第22页
 (四) 创造性第22页
 (五) 方向性第22-24页
四、杨贤江“全人生指导”青年教育思想的当代启示第24-29页
 (一) 对青少年全面发展教育的启示第24-25页
  1. 以人为本,促进青少年可持续全面发展第24页
  2. 与时俱进,增强学会生存的全面发展的教育革新理念第24-25页
 (二) 对青少年素质教育的启示第25-27页
  1. 引申扩展,界定素质教育的科学内涵第25-26页
  2. 除旧布新,明晰素质教育的学科结构第26-27页
  3. 融会古今,促进素质教育的良性发展第27页
 (三) 对当前青少年荣辱观教育的启示第27-29页
  1. 去粗取精,融汇当前荣辱观教育的核心思想内涵第27-28页
  2. 美化风俗,警示悖于当前荣辱观教育的腐化堕落第28-29页
结语第29-30页
参考文献第30-32页
后记第32页

论文共3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三维重构的吸尘机器人的定位导航
下一篇:智能监控中的目标检测与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