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解决教学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应用研究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7页 |
| 1. 概述 | 第7-16页 |
| ·问题解决教学的概念 | 第7-8页 |
| ·问题解决教学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15页 |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8-9页 |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 ·问题解决研究的必要性 | 第11-15页 |
| ·本文的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15-16页 |
| 2. 问题解决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16-24页 |
| ·问题解决理论 | 第16-19页 |
| ·桑代克的试误说 | 第16页 |
| ·格式塔的顿悟说 | 第16-17页 |
| ·心理学家的信息加工论 | 第17-18页 |
| ·现代认知派的问题解决理论 | 第18-19页 |
|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第19-24页 |
| ·建构主义的意义建构及内部体验 | 第20-21页 |
| ·建构主义的社会性相互作用 | 第21-23页 |
| ·建构主义的情景学习与学习情景 | 第23-24页 |
| 3. 生物问题解决教学模式构建 | 第24-38页 |
| ·生物问题解决教学模式的设计原则 | 第25-27页 |
| ·目标明确性 | 第25页 |
| ·对象具体性 | 第25页 |
| ·思想启发性 | 第25-26页 |
| ·过程发展性 | 第26页 |
| ·系统完整性 | 第26页 |
| ·问题解决教学手段的多样性 | 第26-27页 |
| ·问题解决教学模式的特征 | 第27-30页 |
| ·问题中心性 | 第27-30页 |
| ·学生活动性 | 第30页 |
| ·思维多向性 | 第30页 |
| ·“问题解决”教学模式的操作步骤 | 第30-36页 |
| ·以生物问题为中心 | 第31-32页 |
| ·提出假设或解决方案 | 第32-33页 |
| ·验证假设,得出结论 | 第33-34页 |
| ·再反省,回归,应用 | 第34-36页 |
| ·问题解决教学模式教学评价 | 第36-38页 |
| ·形成性评价 | 第37页 |
| ·终结性评价 | 第37-38页 |
| 4 生物问题解决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 | 第38-43页 |
| ·实验研究的目的 | 第38页 |
| ·实验设计 | 第38-39页 |
| ·实验结果结论 | 第39页 |
| ·实验结果分析 | 第39-42页 |
| ·在进行实验前后进行的形成性评价 | 第39-41页 |
| ·在进行实验前后进行的终结性评价 | 第41-42页 |
| ·结果讨论 | 第42-43页 |
| 5. 问题解决教学模式应注意的几个事项 | 第43-46页 |
| ·“问题解决”教学方式与传统教学方式相结合 | 第43-44页 |
| ·“问题解决”教学不等于“解决问题”教学 | 第44页 |
| ·“问题解决”教学过程中如何处理与学生之间的关系 | 第44-46页 |
| 结束语 | 第46-47页 |
| 致谢 | 第47-48页 |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
| 附表一:生物兴趣问卷调查 | 第50-52页 |
| 附表二:实验前测卷 | 第52-58页 |
| 附录三 实验后测卷 | 第58-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