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1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1-22页 |
| ·概述 | 第11-14页 |
| ·组合结构的力学性能 | 第11-12页 |
| ·组合结构桥梁的发展 | 第12-14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14-20页 |
| ·试验研究 | 第15-16页 |
| ·理论分析研究 | 第16-18页 |
| ·设计思想与规范 | 第18-20页 |
| ·存在的问题及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0-22页 |
| ·存在的问题 | 第20-21页 |
|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1-22页 |
| 第2章 正、负弯矩区栓钉连接件的对比试验 | 第22-45页 |
| ·钢与混凝土连接形式 | 第22-26页 |
| ·连接形式的分类及其特点 | 第22-23页 |
| ·剪力连接件的形式 | 第23-26页 |
| ·按照连接形式分类 | 第23-26页 |
| ·按照变形能力分类 | 第26页 |
| ·栓钉连接件静力工作性能的试验概述 | 第26-28页 |
| ·推出试验简介 | 第26-27页 |
| ·抗剪连接的破坏形态 | 第27-28页 |
| ·正弯矩区栓钉连接件推出实验研究 | 第28-37页 |
| ·推出试验的正交设计 | 第29-30页 |
| ·剪切-滑移曲线 | 第30-34页 |
| ·栓钉极限抗剪承载力 | 第34-35页 |
| ·剪切刚度的影响因素及刚度滑移拟合曲线 | 第35-37页 |
| ·负弯矩区(混凝土受压状态下)栓钉连接件推出试验研究 | 第37-44页 |
| ·拉剪实验试件设计 | 第37-38页 |
| ·荷载-滑移曲线 | 第38-40页 |
| ·拉剪情况下的栓钉抗剪承载力分析 | 第40-44页 |
| ·与推出试验极限承载力比较 | 第40-41页 |
| ·承载力影响因素的方差分析 | 第41-42页 |
| ·掀起力的影响 | 第42-43页 |
| ·栓钉对混凝土开裂的影响 | 第43-44页 |
|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 第3章 预应力组合梁负弯矩区试验研究 | 第45-69页 |
| ·组合梁试件设计及预应力张拉测试 | 第45-50页 |
| ·试件参数 | 第45-47页 |
| ·预应力张拉测试 | 第47-49页 |
| ·试验装置及加载制度 | 第49-50页 |
| ·负弯矩组合梁静力试验测试结果 | 第50-60页 |
| ·负弯矩组合梁荷载挠度全曲线 | 第50-52页 |
| ·负弯矩组合梁混凝土翼板初裂荷载 | 第52-53页 |
| ·负弯矩组合梁混凝土翼板裂缝宽度及分布 | 第53-55页 |
| ·钢梁及钢筋应变分布 | 第55-60页 |
| ·正弯矩组合梁静力试验测试结果 | 第60-64页 |
| ·正弯矩组合梁荷载挠度全曲线 | 第60-61页 |
| ·滑移分布 | 第61页 |
| ·应变分布 | 第61-64页 |
| ·负弯矩作用下钢-混凝土组合梁承载力分析 | 第64-68页 |
| ·负弯矩组合梁截面分类 | 第64-65页 |
| ·负弯矩截面弹性抗弯承载力 | 第65-66页 |
| ·负弯矩截面塑性抗弯承载力 | 第66-68页 |
|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 第4章 工程应用 | 第69-74页 |
| ·工程概况 | 第69-70页 |
| ·有限元模型 | 第70-71页 |
| ·计算结果分析 | 第71-73页 |
| ·本章小结 | 第73-74页 |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4-76页 |
| ·结论 | 第74-75页 |
| ·进一步工作的方向 | 第75-76页 |
| 致谢 | 第76-77页 |
| 参考文献 | 第77-80页 |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