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7页 |
1. 引言 | 第7-10页 |
·研究基础 | 第7-8页 |
·课题指导思想 | 第8页 |
·研究的切入点 | 第8-10页 |
2. 远志蜜炙前后浸出物及总皂苷含量的测定和比较 | 第10-18页 |
·实验仪器、材料和试剂 | 第10页 |
·远志蜜炙前后浸出物含量的测定和比较 | 第10-11页 |
·生远志和蜜远志浸出物的测定 | 第10-11页 |
·远志蜜炙前后浸出物的比较 | 第11页 |
·远志蜜炙前后总皂苷含量的测定和比较 | 第11-17页 |
·总皂苷测定方法考察 | 第12-16页 |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 第12页 |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 第12页 |
·最大吸收波长的选择 | 第12-13页 |
·标准曲线的制备 | 第13页 |
·稳定性试验 | 第13-14页 |
·精密度试验 | 第14-15页 |
·重现性试验 | 第15页 |
·加样回收率试验 | 第15-16页 |
·各样品总皂苷含量的测定 | 第16-17页 |
·小结 | 第17-18页 |
3. 远志蜜炙前后化学成分TLC对比研究 | 第18-25页 |
·实验仪器、材料和试剂 | 第18页 |
·远志蜜炙前后不同部位化学成分的TLC对比研究 | 第18-20页 |
·生远志和蜜远志不同部位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 第18-19页 |
·生远志和蜜远志不同部位的TLC对比研究 | 第19-20页 |
·远志蜜炙前后皂苷元的TLC对比 | 第20-22页 |
·盐酸-乙醇水解法的TLC对比 | 第21页 |
·10%盐酸水解法的TLC对比 | 第21-22页 |
·远志蜜炙前后水煎液中皂苷类成分的TLC对比研究 | 第22-23页 |
·小结 | 第23-25页 |
4. 远志蜜炙前后化学成分HPLC指纹图谱对比研究 | 第25-62页 |
·仪器、材料和试剂 | 第25-26页 |
·远志化学成分HPLC图谱测定方法的建立 | 第26-41页 |
·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考察 | 第26-28页 |
·提取溶剂的选择 | 第26-27页 |
·提取方法的选择 | 第27-28页 |
·色谱条件及系统适用性试验 | 第28-31页 |
·色谱柱的选择 | 第28页 |
·流动相的选择 | 第28-30页 |
·检测波长的考察 | 第30-31页 |
·其他条件 | 第31页 |
·小结 | 第31页 |
·阴性对照试验 | 第31页 |
·HPLC图谱主要色谱峰的光谱特征 | 第31-32页 |
·内参峰S的选择和确认 | 第32-33页 |
·方法学考察 | 第33-41页 |
·稳定性试验 | 第33-36页 |
·精密度试验 | 第36-38页 |
·重现性试验 | 第38-41页 |
·小结 | 第41页 |
·十批蜜远志的指纹图谱及技术参数 | 第41-46页 |
·十批蜜远志的HPLC指纹图谱测定 | 第41-45页 |
·蜜远志的HPLC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 | 第45页 |
·蜜远志的HPLC指纹图谱共有模式的建立 | 第45-46页 |
·生远志的HPLC色谱图 | 第46页 |
·远志化学成分HPLC指纹图谱分区与分析 | 第46-47页 |
·生远志和蜜远志的比较 | 第47-52页 |
·生远志和蜜远志色谱图主峰的光谱图比较 | 第47-50页 |
·生远志与蜜远志共有模式的比较 | 第50-51页 |
·生远志和蜜远志峰面积百分比大于1%的色谱峰的比较 | 第51-52页 |
·小结 | 第52页 |
·生远志和蜜远志水煎液的HPLC色谱图比较 | 第52-55页 |
·生远志和蜜远志粗总皂苷的HPLC色谱图比较 | 第55-57页 |
·生远志和蜜远志正丁醇部位的HPLC色谱图比较 | 第57-60页 |
·小结 | 第60-62页 |
5. 结果与讨论 | 第62-64页 |
·结果 | 第62-63页 |
·讨论 | 第63-64页 |
6. 展望 | 第64-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69页 |
附图 | 第69-72页 |
远志研究文献综述 | 第72-89页 |
附件 | 第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