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通信元主机原型的性能测试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0-13页 |
·课题背景 | 第10-12页 |
·课题任务简介及本人工作 | 第12页 |
·论文结构 | 第12-13页 |
第2章 新型网络体系结构及其研究状况 | 第13-31页 |
·网络体系结构的概念 | 第13-14页 |
·网络体系结构的起源 | 第13页 |
·网络体系结构的内容 | 第13-14页 |
·网络体系结构的特点 | 第14页 |
·当前层次网络体系结构及其优缺点 | 第14-15页 |
·新型网络体系结构的研究 | 第15-19页 |
·应用级组帧和一体化层次处理 | 第17页 |
·主动网络 | 第17-18页 |
·面向对象的网络 | 第18-19页 |
·面向角色的网络体系结构 | 第19页 |
·服务元网络体系结构(SUNA) | 第19页 |
·SUNA 基本原理 | 第19-23页 |
·基本思想 | 第19-20页 |
·SU 的含义 | 第20-22页 |
·SUNA 理论 | 第22-23页 |
·微通信元系统(MCES)架构 | 第23-25页 |
·微通信元定义 | 第23-24页 |
·MCES 架构的思想 | 第24页 |
·MCES 架构下的端系统模型 | 第24-25页 |
·MCES 提供的服务研究 | 第25-31页 |
·MCES 下提供的服务分析 | 第26-27页 |
·MCES 下的端系统提供的服务类型定义 | 第27-29页 |
·MCES 端系统QoS 实施框架 | 第29-31页 |
第3章 软件测试的相关理论和技术研究 | 第31-39页 |
·软件测试的定义 | 第31页 |
·软件测试的目的、基本原则、主要内容及分类 | 第31-32页 |
·软件测试的主要过程 | 第32-36页 |
·单元测试 | 第33页 |
·集成测试 | 第33-35页 |
·系统测试 | 第35-36页 |
·验收测试 | 第36页 |
·软件测试的主要方法 | 第36-37页 |
·黑盒测试 | 第36-37页 |
·白盒测试 | 第37页 |
·软件测试的基本模型 | 第37-39页 |
·瀑布测试模型 | 第37-38页 |
·双V 测试模型 | 第38-39页 |
第4章 MCES 主机原型的性能测试设计和实现 | 第39-77页 |
·测试环境 | 第40-41页 |
·待测试的内核版本 | 第40页 |
·网络拓扑结构 | 第40-41页 |
·测试的基本方法及对比的服务类型 | 第41页 |
·网络的基本性能指标及相关的性能测试方法 | 第41-50页 |
·吞吐量测试 | 第42-45页 |
·延迟测试 | 第45-48页 |
·丢包率测试 | 第48-49页 |
·背对背测试 | 第49-50页 |
·测试需求 | 第50-52页 |
·测试程序的设计 | 第52-55页 |
·测试项目及测试结果 | 第55-76页 |
·平均往返延迟测试 | 第55-60页 |
·服务响应延迟 | 第60-61页 |
·吞吐量测试 | 第61-68页 |
·精确度 | 第68-69页 |
·极限套接口数量 | 第69-72页 |
·打开一个套接字所占用的内存资源 | 第72-76页 |
·测试数据分析及测试结论 | 第76-77页 |
第5章 论文总结 | 第77-78页 |
致谢 | 第78-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1页 |